人才培养>

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2年01月14日 11:23  点击:[]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1级)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1.专业名称: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

2.专业代码:540105

二、入学要求

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三年

四、职业面向

1  职业面向表

 

所属

专业

大类

所属

专业

对应专业行业

主要职业类别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行业企业标准、证书举例

旅游

大类

54)

旅游类(5401)

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540105)

旅游管理(540101)

 

研学旅行指导师

研学产品营销人员

研学团队导游人员

公共游览场所服务员

 

面向活动服务执行岗位群〔包括助教、辅导员、安全员、生活老师、计调、讲解员、导游等)

面向活动策划岗位群(包括指导师、线路规划、课程设计、活动策划等)

面向运营管理岗位群(包括研学营地、基地运营管理人员、研学企业活动运营、项目经理等)

研学旅行指导师证书

导游员资格证书

普通话等级证书

1+X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教育与

体育大

57)

 

教育类(5701)

 

小学教育(570103k)

小学语文教育(570104k)

小学科学教育(570107k)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570111k)

 

小学教师

其他教学人员

中小学及教育培训机构实践课程敦师

小学教师资格证

 

 

 

 

 

 

 

 

序号

职业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

1

研学旅行活动策划岗位

1.研学旅行活动需求市场调查

2.研学旅行课程资源的的选择

3.研学旅行活动课程设计和线路规划

2

研学旅行活动服务执行岗位

1.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2.研学旅行活动行前准备与服务保障工作

3.研学旅行活动行中的生活服务管理、健康服务管理、安全管理

4.研学旅行活动行后的课程评价

3

研学旅行运行管理工作者

1.研学旅行基地、营地的运行管理

2.研学旅行企业机构的运营管理企业品牌建设与推广

3.研学旅行活动项目的招投标、运行、管理

4

中小学及教育培训机构实践课程教师

1.中小学学科课程的教育教学

2.研学旅行活动的带队,保障活动顺利实施

2  典型工作任务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全面发展,掌握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通识性知识,掌握研学旅行安全管理、研学旅行业务经营管理知识与技能、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与实施知识和技能,具备中小学课外实践指导、研学旅行业务操作和旅游服务、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等能力,能够在中小学、旅游企业、研学营地基地、文博场馆、景区景点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研学旅行业务指导、策划、经营管理及服务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要求

1)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旅游行业、热爱研学旅行事业,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创新意识、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文化科学素质: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正确的历史观、宗教观和健康的审美意识;热爱知识探究,具有科学基本观念,理解科学方法,具有识别和抵制封建迷信的能力。

3)专业素质:具有厚实的专业基础和过硬的专业技术。具备旅游经营与服务、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技术技能、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综合素质。

4)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养成良好的健康与卫生习惯,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对工作、学习、生活中出现的挫折和压力,能够进行心理调适和情绪管理。

2.知识要求

1)掌握研学旅行知识、研学旅行政策法规知识、研学旅行组织和服务知识、文明旅游知识和旅行常识、研学旅行安全风险管理知识、研学旅行课程方案设计、课程及体验活动实施、研学旅行机构运营管理等知识。

2)了解教育教学知识、中小学教育教学理论;了解新课程改革方向和相关理论、中小学课程结构、课程类型、课程标准,熟悉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熟悉课程资源开发、管理与利用的方法,掌握研学旅行课程教学知识。

3)了解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熟悉中小学教育的基本情况,掌握通识性知识;了解我国各类非物质遗产和各民族风俗,掌握相应的乡情、县情、省情和国情;了解相应的自然、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掌握与研学旅行课程方案直接相关的学科内容;熟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3.能力要求

1)能够熟练使用旅游企业办公及业务管理软件;

2)能够对研学旅行市场信息进行收集、统计、分析及数据应用;

3)能够进行有效沟通,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和书面写作能力;

4)能够设计研学旅行安全机制,进行应急处理、建设安全保障体系,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团队协作、应急处理、危机公关等能力,能够灵活应对研学旅行突发事件,处理好各种意见与投诉;

5)能够设计研学旅行系列产品、安排落实研学行程、指导学生开展研学课程;

6)能够具备研学旅行机构运行的基础能力,策划实施研学旅行产品线下线上营销推广;

7)具有较强的心理受压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终身学习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设置

本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3部分组成,共计41门课,2546学时,135学分。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公共基础选修课程;专业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课程包括实训实习(识岗实训、技能实训、跟岗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军事训练、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

 

 

 

 

3   岗位能力分析及支撑课程矩阵表

 

职业岗位

职业能力分析

主要支撑课程

知识

能力

素质

研学旅行活动策划岗位

熟悉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了解我国各类非物质遗产和各民族风俗,掌握相应的乡情、县情、省情和国情;了解相应的自然、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熟悉课程资源开发、管理与利用的方法。研学旅行课程方案设计、课程及体验活动实施等知识

 

能够熟练使用旅游企业办公及业务管理软件;能够对研学旅行市场信息进行收集、统计、分析及数据应用;能够设计研学旅行系列产品、安排落实研学行程、指导学生开展研学课程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具有厚实的专业基础和过硬的专业技术。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研学旅行概论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

旅游管理学

教育学

心理学

中国旅游地理

研学旅行活动服务执行岗位

掌握研学旅行知识、研学旅行政策法规知识、研学旅行组织和服务知识、文明旅游知识和旅行常识、研学旅行安全风险管理知识;了解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熟悉中小学教育的基本情况;了解我国各类非物质遗产和各民族风俗,掌握相应的乡情、县情、省情和国情;了解相应的自然、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掌握与研学旅行课程方案直接相关的学科内容

能够进行有效沟通,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和书面写作能力;能够设计研学旅行安全机制,进行应急处理、建设安全保障体系,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团队协作、应急处理、危机公关等能力,能够灵活应对研学旅行突发事件,处理好各种意见与投诉。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具有厚实的专业基础和过硬的专业技术。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研学旅行指导师实务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

教育学

心理学

 

研学旅行运行管理工作者

掌握研学旅行知识、研学旅行政策法规知识、研学旅行组织和服务知识、文明旅游知识和旅行常识、研学旅行安全风险管理知识、研学旅行课程方案设计、课程及体验活动实施、研学旅行机构运营管理等知识

能够对研学旅行市场信息进行收集、统计、分析及数据应用;能够具备研学旅行机构运行的基础能力,策划实施研学旅行产品线下线上营销推广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具有厚实的专业基础和过硬的专业技术。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研学旅行基地运营管理

研学旅行市场营销

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

中小学及教育培训机构实践课程教师

熟悉中小学教育的基本情况,了解教育教学知识、中小学教育教学理论;了解新课程改革方向和相关理论、中小学课程结构、课程类型、课程标准,熟悉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熟悉课程资源开发、管理与利用的方法,掌握研学旅行课程教学知识

能够进行有效沟通,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和书面写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具有厚实的专业基础和过硬的专业技术。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教育学

心理学

学科教学论

 

1.公共基础课程

1)公共基础必修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式与政策、大学英语、大学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礼仪修养、体育、信息技术、就业(创业)指导、劳动教育、军事理论,一共14门课程,共计41学分。

2)公共基础选修课程:政治类的、体育类的、信息类的课程,多选一2学分,素质拓展模块课程2学分。其他选修课程6 学分。此类课程是由教务处统一安排开设的与本学科专业相关的选修课程。

2. 专业课程

1)专业核心课程:研学旅行概论、研学旅行指导师实务、研学旅行市场营销、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研学旅行基地运营管理、旅游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一共8门课程,共计32学分。

2)专业基础课程:导游实务、旅游应用文写作、中国旅游地理、旅游政策法规、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学科教学论,一共6门课程共计20学分。

3)专业选修课程:中国旅游文化、世界旅游文化、旅游策划理论与实务、旅游文学、旅游人际沟通、旅游大数据应用、旅游摄影、导游基础知识、研学户外拓展与训练,要求至少选修6门课程,共计12学分。

3.实践课程

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包含校外实践、校内实训两个途径的实践教学任务。根据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结合专业课程教学,设置识岗实训、课程技能实训、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过程,完成学段内的校外实践教学任务体系及校内实训任务体系以及毕业设计、军事训练、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课程。

(二)课程描述描述必修课程,见附录)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全学程教学活动120周,课程教学80周,实践教学21周(含教育实践课程18周,毕业设计2周,劳动教育1周),军事训练2周,考试安排11周,机动6周。社会实践一般安排在假期进行,不占用正常教学活动时间。

按课程教学(含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及其课程实践)16学时1学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以周为单位安排,每周30学时1学分计,共计18周;毕业设计2周60学时计2学分。

(一)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课程教学进程安排

 

 


 

 

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课程教学进程安排(非师范类)

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分配

考核

安排

(学期)

学年/学期

备注

总学时

考试

考查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16

16

16

16

16

0



公共

基础

必修

课程

20200179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4

58

6

3-4




2

2



4


202001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48

44

4


1-2

2

1





3


20200258

形势与政策

48

46

2


1-5


1

讲座

20200239

大学语文

64

44

20

1-2


2

2





4


10800184

中国传统文化

32

26

6


3



2




2


20600076

大学英语

128

86

42

1-4


2

2

2

2



8


20700053

体育

112

12

100


1-4

2

2

1+(1)

1



3


20400117

信息技术

64

20

44

1-2


2

2





4


0506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2

22

10



2






2


10800197

大学生口才与礼仪

32

12

20


2


2





2


10800183

美育

32

24

8


3



2




2


11500004

就业(创业)指导

38

26

12


1.4.5




2

讲座

10800175

劳动教育

32

16

16


1

一周





2


10800079

军事理论

36

36

0


1






2

讲座

762

472

290



12

11

7

5

0


41


公共

基础

选修

课程


政治类的

32

32

0


4




2



2

多选一

2学分


体育类的







信息类的







素质拓展模块

32

32

0


2


2





2


64

64

0



0

2

0

2

0


4



其他

96

96

0


3-4



4

2



6


 计

922

632

290



12

13

11

9

0


51


专业

核心

课程

21400050

研学旅行概论

64

32

32

1-2


2

2





4


21400052

研学旅行指导师实务

64

24

40

3-4




2

2



4


21400054

研学旅行市场营销

64

24

40

3-4




2

2



4


21400056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

64

24

40

3-4




2

2



4


21400058

研学旅行基地运营管理

64

24

40


4-5




2

2


4


21400060

旅游管理学

64

40

24


1-2

2

2





4


21400046

教育学

64

48

16

1-2


2

2





4


21400048

心理学

64

48

16

1-2


2

2





4


 计

512

284

228



8

8

6

8

2


32


专业

基础

课程

21400062

导游实务

64

24

40


3-4



2

2



4


21400064

旅游应用文写作

64

24

40


1-2

2

2





4


21400066

中国旅游地理

64

34

30


1-2

2

2





4


21400068

旅游政策法规

32

28

4


3



2




2


21400069

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

32

16

16


1-2

1

1





2


21400071

学科教学论

64

34

30


3-4



2

2



4


320

160

160



5

5

6

4

0


20


专业

选修

课程

21400167

中国旅游文化

32

32

0


3



2




2

 

 

 

从中选6门课程,192学时,12学分,带*的为限定选修课

21400073

旅游策划理论与实务*

32

32

0


4




2



2

21400074

旅游文学*

32

32

0


1

2






2

21400077

旅游人际沟通

32

32

0


4




2



2

21400078

旅游大数据应用

32

32

0


4




2



2

21400075

导游基础知识*

32

32

0


2


2





2

21400079

旅游摄影

32

32

0


4




2



2

21400080

研学户外拓展与训练

32

32

0


4




2



2

21400168

世界旅游文化

32

32

0


4




2



2

192

192

0



2

2

2

6



12


1024

636

388



15

15

16

18

0


64


实践课程

教育实习(周)

18*30=540







4

14

18


毕业设计

2*30=60








2

2


军事训练(周)

112



2






2

非基本学分

社会实践、社团活动

60




4

非基本学分

600











20


课程学分总计

2546

1268

1278



27

28

27

27

2


135


备注:1.形势与政策开设3年,每学期不少于8学时,记1分;

2.体育课程112课时,记3学分;

3.劳动教育按《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执行;

4.军事理论记36学时,2学分;

5.军事训练、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6学分,为非基本学分。

 

 

 

 

 

 

 

(二)相关数据表

 

1.公共基础课程数据表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学时统计

学时统计

学时

占总学时比例(%)

理论学时

占总学时比例(%)

实践学时

占总学时比例(%)

公共基础课程

必修课程

762

29.9

472

18.5

290

11.4

选修课程

160

6.3

160

6.3

0

0

合计

922

36.2

632

24.8

290

11.4

课程名称及学分

必修课程

思想政治“概论”(4学分)、思想政治“基础”(3学分)、形势与政策(1学分)、大学语文(4学分)、大学英语(8学分)、中国传统文化(2学分)、体育(3学分)、信息技术(4学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学分)、大学生口才与礼仪(2学分)、美育(2学分)、就业(创业)指导(2学分)、劳动教育(2学分)、军事理论(2学分)

选修课程

政治类的、体育类的、信息类的(以上共2学分)、素质拓展模块(2学分),其他公共选修课(6学分)

 

说明:《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公共基础课程学时应当不少于总学时的1/4。

2. 学科专业课程数据表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学分统计

学时统计

学分

占总学分比例(%)

理论学时

占总学时比例(%)

实践学时

占总学时比例(%)

学科专业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

32

23.7

284

11.2

228

9.0

专业基础课程

20

14.8

160

6.3

160

6.3

专业选修课程

12

8.8

192

7.5

0

0

合计

64

47.3

540

25

388

15.3

课程名称及学分

专业核心课程

研学旅行概论(4学分)、研学旅行指导师实务(4学分)、研学旅行市场营销(4学分)、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4学分)、研学旅行基地运营管理(4学分)、旅游管理学(4学分)、教育学(4学分)、心理学(4学分)

专业基础课程

导游实务(4学分)、旅游应用文写作(4学分)、中国旅游地理(4学分)、旅游政策法规(2学分)、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2学分)、学科教学论(4学分)

专业选修课程

中国旅游文化(2学分)、世界旅游文化(2学分)旅游策划理论与实务(2学分)、旅游文学(2学分)、旅游人际沟通(2学分)、旅游大数据应用(2学分)、导游基础知识(2学分)、旅游摄影(2学分)、研学户外拓展与训练(2学分)

 

 

 

 

 

 

 

3.选修课程数据表

课程性质

课程类别

学分统计

学时统计

学分

占总学分比例(%)

理论学时

占总学时比例(%)

实践学时

占总学时比例(%)

选修课程

公共基础选修课程

10

7.3

160

6.3

0

0

专业选修课程

12

8.8

192

7.5

0

0

合计

22

16.1

352

13.8

0

0

课程名称及学分

公共基础选修课程

政治类的、体育类的、信息类的(以上共2学分)、素质拓展模块(2学分);其他全校公选课(6学分)

专业选修课程

中国旅游文化(2学分)、世界旅游文化(2学分)旅游策划理论与实务(2学分)、旅游文学(2学分)、旅游人际沟通(2学分)、旅游大数据应用(2学分)、导游基础知识(2学分)、旅游摄影(2学分)、研学户外拓展与训练(2学分)

 

说明:《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高职选修课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当不少于10%。

4.实践课程学时统计数据表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学时合计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必修课程

762

472

290

公共选修课程

160

160

0

专业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

512

284

228

专业基础课程

320

160

160

专业选修课程

192

192

0

集中实践课程

540

0

540

毕业设计

60

0

60

总学时

2546

1268

1278

占总学时比例(%)

100

49.8

50.2

 

说明:《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加强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数50%以上。选修课理论、实践课时不好界定,不再划分,统一按理论课处理。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配备要求

1.队伍结构

专任教师队伍要达到学历、职称、年龄、专业背景的合理配置,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25:1,双师素质教师的数量占专业教师比一般不低于60%。

2.专任教师

一般应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全国导游员资格证书、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应具有教育学、管理学、地理学、文学、历史学等相关专业背景,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

3.专业负责人

原则上应具有高级职称、导游员资格证书、教师资格证书,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旅游业发展态势,了解行业企业对研学旅行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能力强,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4.兼职教师

主要从中小学及教育培训机构、研学旅行企业、研学旅行基地营地等相关企业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等教学任务。兼职教师应该不少于20%。

(二)实训内容

   1.校内实训

校内实训应该主要配置研学旅行综合实训室、数字化导游模拟实训室等实训场地。研学旅行综合实训室承担研学旅行产品设计、研学课程设计、研学旅行校本资源开发等项目实训。数字化导游模拟实训室承担课堂授课与讲解、研学操作实务的教学与实训。

2.校外实习

校外实习主要是顶岗实习实践。校外实习要具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能够提供开展各种研学旅行的指导、策划、实施等活动。其中顶岗实习地点主要集中在和研学旅行相关的旅游公司、基地营地、各大旅行社、景区景点、博物馆等。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优先选用优质出版社出版的国家规划教材,努力开发校本教材。

2.图书文献和数字教学资源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和数字教学资源的配备能满足专业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资源多样,方便师生查询、借阅。文献和资源主要包括旅游类、教育类、地理类、心理类、历史类、文化类等学科书籍和优秀期刊。

(四)教学方法

1.重视实景仿真教学

根据研学旅行最新发展和行业要求,重视实景仿真教学,真正让学生在研学仿真情景中做中学、学中做,熟练掌握研学旅行的各种相关服务的技能。

2.提倡小组学习形式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教学中重视学生合作,以项目为载体,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形式上积极开发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高效课堂。

(五)学习评价

在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方式方法方面,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评价,考核重由单纯理论考核向理论实践一体化考核的转变。

(六)质量管理

1.强化专业建设卓越质量体系建设,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推动专业建设水平。

2.强化日常教学管理机制管理,强化教学地位,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促进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

3.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适时根据市场进行调研,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水平,提高社会对毕业生的认可度。

九、毕业要求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结合学校办学实际,进一步细化、明确学生毕业要求。严把毕业出口关,确保学生毕业时的学时、学分和教学环节,结合专业实际组织毕业考试(考核),保证毕业要求的达成度,坚决杜绝“清考”行为。

(一)专业学时

本专业学生需修满2546学时,共计135学分方可准予毕业。其中公共基础课程922学时,专业课程1024学时,实践课程600学时。

(二)考试(考核)

必修课要求及格,选修课要求合格,实践环节要求合格,杜绝“清考”。

(三)资格证书

在获得毕业证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考取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研学旅行指导师证书、导游资格证书、小学教师资格证、普通话证书等之一。其中,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必考,其他证书选考。

(四)毕业设计

在专业导师、职业导师指导下,按照学校办学要求、学生培养规格和职业要

求,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或设计),检验和提高学生进行科研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较高素质的应用人才,完成毕业论文(或设计),达到完成学业的最低要求。

十、附录:

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课程描述

公共基础课程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目标: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和成就。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投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教学要求:使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及其对当代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规律,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目标:正确认识时代新人的历史责任,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掌握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精神。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主要内容: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人生的青春之问;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教学要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行为修养和法治素养,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3.形势与政策

课程目标:了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及当前国际形势,正确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高学生认知时事、认同政策、认清趋势的能力。珍惜和维护国家稳定的大局,坚定四个自信。

主要内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外政。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认清当前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国际关系以及国内外热点事件,阐明我国政府的基本原则、基本立场与应对政策。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力求达到知识传递与思想深化的双重效果。

4.大学语文

课程目标:了解古今中外重要的的名家名作,掌握鉴赏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具有兼教小学语文的能力。

主要内容:语文素养和能力;语言表达与训练;小学语文教学能力。

教学要求: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基础能力和小学语文说课、讲课职业能力,为学生从事小学教学以及兼教小学语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5.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目标: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重要精神,掌握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技能,增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主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重要精神,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解读和教学方法。

教学要求: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使学生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重要精神,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的渗透,达到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任职标准。

6.大学英语

课程目标:掌握必要的英语知识和语言技能,有效完成日常生活和职场情境中的沟通任务;感受多元文化,通过文化比较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增强文化自信,具备国际视野。

主要内容:本课程内容为职场通用英语,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由主题类别、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职业英语技能和语言学习策略六要素组成。

教学要求:帮助学生借助多种资源掌握词汇、语法知识。通过语篇分析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通过创设交际环境和职场情境提升学生的语用意识。注重语言技能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7.体育

课程目标:了解一定的体育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至少熟练掌握二项体育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提高终身体育锻炼能力和从事小学体育活动组织能力。

主要内容: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健美操、体育舞蹈、武术、定向运动等项目教学。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增进健康的方法和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掌握队列队形指挥的基本知识和小学体育游戏的组织与方法,使学生初步熟悉小学体育活动的组织方法。

8.信息技术

课程目标:了解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及其发展趋势;掌握常用的工具软件和信息化办公技术;能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树立正确技术观。

主要内容:文档处理、电子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制作、信息检索、新一代信息技术概述、信息素养与社会责任。

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形成健康的信息行为;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实际操作能力,能熟练使用各种软件工具、信息系统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展示交流,为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与专业能力融合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9.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目标: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熟悉常见心理问题及其预防等心理学基础知识,优化心理品质,塑造健康人格、提升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时期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

主要内容:心理健康基础理论;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规律;大学生心理发展常见问题及调适策略。

教学要求:运用案例分析法、讲授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展开学习,为将来成为一名身心健康的职业教育工作者或小学教师奠定基础。

10.大学生口才与礼仪

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掌握交际口才的相关技能和大学生基本的礼仪修养,为走向职业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要内容:普通话口语基础,交际口语,交际场合实用礼仪和求职面试礼仪。

教学要求:在普通话水平测试达标的基础上提升大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结合大学生礼仪修养存在的问题加以指导,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礼仪修养达到求职就业的要求。、

11.美育

课程目标:了解美学的基本原理,美育的意义、任务和内容途径,熟悉音乐、美术的基本知识,至少掌握一项音乐或美术类基本技能,提高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主要内容:美育概述(意义、任务、途径)、音乐艺术(音乐理论基础,视唱练习,声乐训练基础,音乐欣赏,合唱指挥)、美术艺术(美术的种类及特点,美术鉴赏,简笔画,手工制作,色彩基础,线描)。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美育概况及内容,掌握基本的歌唱发声及基本视唱,理解中外经典声乐器乐作品的艺术手法和意义;能掌握基本的绘画技法、设计原则和审美规律,能掌握美术作品鉴赏的基本方法。

12.劳动教育

课程目标:通过劳动教育,学生能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和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公共服务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教育,积累职业劳动经验;组织课外实践劳动教育活动,提升学生劳动创造能力。

教学要求:根据劳动教育目标,设定具体评价标准,关注学生在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实际表现,开展过程性评价;根据用人单位反馈、社会实践表现评价等他人评价为辅,以学生的物化成果为参考,对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进行总结性评价。

13.军事理论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掌握军事基础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

主要内容:军事理论课包含中国国防、国家安全、军事思想、现代战争、信息化装备五大主要内容。军事技能训练包含共同条令教育与训练、射击与战术训练、防卫技能与战时防护训练、战备基础与应用训练四大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军事课纳入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列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实行学分制管理,课程考核成绩记入学籍档案。

二、专业课程

1.研学旅行概论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了解研学旅行的产生历史和发展现状,掌握研学旅行的理论基础、运行体系和课程设计的方法要点,让学生掌握研学旅行实施主体、服务机构、基地营地、专业人员等各部分的组成与职责,以此对研学旅行能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主要内容:围绕解决“研学旅行从哪里来”“研学旅行是什么”“研学旅行如 何运行”这三个根本问题,阐明研学旅行的产生与发展、基本概念、基本要素和运行体系,让学生树立对研学旅行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认知,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理论讲授为主,强调学生为主体,评价方法是根据平时课堂表现情况(包括到课、上课纪律及参与课堂活动等),课后作业情况和实践活动情况、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分。

2.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应中小学课程标准,掌握研学旅行课程与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知识体系和基本能力。能够分析研学旅行的业务模式,有较强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

主要内容: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教学要求:强化项目化教学,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能够获得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3.研学旅行基地营地管理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研学旅行基地运营管理的基本理论依据,形成正确的企业经营与管理观念,增强科学管理与经营意识,为实现服务研学旅行基地作基础性铺垫,

主要内容:研学旅行基地如何设立、组织构架、产品设计、定价促销、合作采购、接待服务、客户与质量管理等原理与实操的内容。

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法、讨论式教学法、自主式教学法、问题式数学法、案例教学法,理论联系实际,在评价学生时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评价并重。

4.旅游管理学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了解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有关旅游管理问题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通过旅游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介绍旅游管理基础、旅游宏观管理、旅游微观管理、旅游综合管理等知识内容。

教学要求:以理论讲授为主,强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方法是根据平时课堂表现情况(包括到课、上课纪律及参与课堂活动等),课后作业情况和实践活动情况、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分。

5.研学旅行指导师实务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研学旅行指导师的性质、特点、原则及其素质、修养要求;熟悉研学旅行指导师工作相关的知识;掌握进行研学旅行过程中服务的规范流程与要求;能针对不同年龄层学生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掌握指导技巧、讲解技能及语言运用能力;具备研学旅行行程中各类常见事故的预防和处理能力;能取得研学旅行指导师证书。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旅行指导师的产生及发展历程,旅行指导师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旅行指导师职业道德规范、从业素质、职责要求及礼仪规范、修养和行为规范等业务基础知识;旅行指导师服务程序和服务质量要求;旅行指导师引导文明旅群的规范内容;旅行指导师语言运用、讲解技巧;旅行指导师应变处理能力;研学旅行企业、疾病预防与处置等相关知识。

教学要求,本课程实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教学内容的设计组织基于工作过程的要求,以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教学方法设计的依据。采用阶段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理论考核、模报实绩为综合评价模式。

6.研学旅行市场营销

课程目标:熟悉研学旅游市场营销的主要内容,能根据实际任务,了解营销的基本要素和基本过程:能根据旅行社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及营销战略的有关理论及市场信息的有关知识组织旅游企业客情调查、实施顾客调查、撰写调研报告,能运用一定的推销技巧实施产品和服务的实战营销。

主要内容:认识市场营销;分析顾客行为;市场细分与定位;确定营销策略;策划营销方案;认识旅游市场;旅游门市销售实务;旅游企业同业销售与大客户销售实务;旅游销售技巧等。

教学要求: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情景设计,让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掌握旅游企业市场营销原理及操作规范,在“做”的过程中强化操作技能。课程评价为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

7.教育学

课程目标: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形成并发展教育学学科思维,培养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树立新时代教育理念。

主要内容:教育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德育、班级管理、教师与学生。

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教育学最基本的概念与原理,能够运用有关理论分析教育工作中的问题,树立教育理念,为胜任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8.心理学

课程目标: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儿童心理科学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解释、解决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形成关心、关注小学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意识。

主要内容:心理学基础理论;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及规律;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正确引导措施及科学指导策略。

教学要求:本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信息化教学的实施需要学校有便捷的网络教学平台及稳定的多媒体教学环境,支持学生个人的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9.导游实务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导游接待业务知识及各种接待程序,熟练掌握接待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各项法规与政策;通过导游服务技能(如人际交往技能、组团、带团技能、宣传技能、保卫游客安全技能等)的训练及导游语言运用技能、景点讲解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随团带团技巧,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

主要内容:导游的基本概念、导游服务的基本理沦、导游服务的操作规范和带团艺术以及导游带团时需要了解的一些基本常识等。

教学要求:本课程采用全过程、多维度的课程考核、多元评价方式,全面考核学生的行业综合素质和能力。平时考查与期末考试相结合。

10.中国旅游地理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旅游地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

方法,重点掌握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和时空分布及其形成的原因,全面认识中国旅游国情,深刻理解旅游兴国战略,树立为中国旅游业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念;同时,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与能力。

主要内容:揭示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和任务;提出旅游地理区划的一般原则与方法及中国旅游地理区划的对象和主要的旅游区。

教学要求:本项目课程采用过程评价与期终评价相结合。

11.旅游应用文写作

教学目标:通过旅游应用文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还能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提高学习、工作、生活中应对各种场合的文案写作能力。

主要内容:学习旅游应用写作的基本理论,了解各个文种的主要概念和基本格式,加强语言修养,掌握应用文的语体特征和语体要求,多写多练,按要求写出不同类型的应用文。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掌握旅游应用文写作的主旨、格式、表达方式与语言的固定表达法。需达到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 在文体选用上,强调实用性,结合旅游行业特色; 第二, 在选用范例上,结合旅游专业知识采用典型的文种范例; 第三, 在问题的把握上,力求规范性、实用性。本课程采用过程评价与期终评价相结合。

12.旅游政策法规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等旅游法规的立法背景、立法框架、立法意义,明确旅游法的性质和任务;帮助学生认清旅游法规对于保护旅游法律关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依法分析问题、解决旅游纠纷的能力;将法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之中,根据专业特点,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恪守法律、依法办事的职业道德。

主要内容:本课程紧密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联系中国旅游行业发展实践,主要讲授《旅游法》等旅游法规的立法背景、立法框架、立法意义;并从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旅读市场秩序,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等方面,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深度解析旅游法规的重点法条和实践运用。

教学要求: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因村施教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形式,注重把法理知识与旅游行业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实际运用能力;过程性考核包括学习态度、作业完成状况、课堂参与度等。终结性考核指课程结束时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论考核。

13.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能够使学生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与成因,调查与评价。掌握旅游资源的开发、整合、管理与可持续大赞的知识。

主要内容:旅游资源开发理论、方法与规划;旅游产品开发;旅游资源整合。

教学要求:本项目课程采用过程评价与期终评价相结合。

14.学科教学论

教学目标: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识记现代教学论的主要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更新教学观念,理解现代教学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内在关系。形成教学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基本技能和教学管理技能,养成审美化教学的意向和教学艺术的取向;养成将教学实践经验提升为理论,自觉地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意识和态度。初步形成创新性发现和解决学校实际教学问题的基本能力;增强参与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意识和提高从事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能力。

主要内容:本课程以教学活动的七个要素——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反馈、课程、教师、学生为基点展开,并分别论述教学活动各要素的本质和内涵,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清晰地把握教学论这一学科的理论框架。

教学要求:采用自学、讨论和重点讲授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学生用多媒体演示和观看典型的课堂教学案例并进行分析讨论,使学生形成各种教学策略的具体运用经验、意识和能力。本项目课程采用过程评价与期终评价相结合。

 

上一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下一条: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关闭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经济开发区唐骏欧铃路99号   电话:0533-3821050   邮编:255130 版权所有: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