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小学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2年01月14日 11:09  点击:[]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小学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1级)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1.专业名称:小学语文教育

2.专业代码:570104K

二、入学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三年,弹性学制3—5年(含休学、留级、结业换发学历时间,但不包含服兵役时间)。

四、职业面向

通过对教育管理部门、小学校长及一线教师调研、毕业生跟踪调研和在校生学情调研,分析基础教育发展趋势和小学教育人才需求,确定本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如下:

 

1  职业面向表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所属专业

〔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

类别〔代码)

主要岗位群

或技术领域

职业资格证书或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教育与体育

大类(57)

教育类(5701)

普通小学教育(8321)

小学教师

2-08-03-02)

小学语文教师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

普通话等级证书

 

2  典型工作任务

序号

职业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

1

小学语文

教师

1 全面负责班级语文学科教学工作。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和常规工作要求,科学规范地制定学期教学计划,进行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

2.密切关注小学语文教育前沿信息,及时总结日常教学得失,积极参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3.通过与课程组的合作,完成本学科校本课程或教育教学资源收集、整合与研发工作;

4.配合学校与班主任做好小学生教育、辅导工作和家校沟通交流工作;

5.服从学校管理,完成其他教育教学工作,并积极参与相关研究工作。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淄博,面向农村,面向小学培养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热爱小学教育事业,掌握扎实的学科专业理论基础,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和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具有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所需的科学文化素养、学科专业素养和信息技术素养,能尊重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具备实施素质教育和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的意识、能力,能够主教小学语文、兼教小学道德与法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学科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小学教师。毕业3—5年能成长为具有较为扎实专业知识水平和较高教育教学能力的小学语文教学骨干教师。

(二)培养规格

1.知识要求

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与小学教育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校园等相关知识。

2)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3)系统掌握较为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基础知识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同时对小学语文教学所需的其他学科知识有所涉猎,形成综合性的专业知识体系。

4掌握小学语文教的目标、任务、内容、要求和基本原则;熟悉小学语文教材的历史沿革,了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内涵;掌握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的相关知识;掌握一定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与研究的基础知识。

2.能力要求

1)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人际交往,进行班级组织管理和家校沟通,能够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小学生进行积极心理辅导和成长指导,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发展。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教育教学与儿童现象,能够发现并有效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2)能够具备较高水平的普通话、书法、现代教育技术等教师基本功,能够正确理解和分析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能够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小学语文教学活动。    3)能够掌握小学综合性教学的要求,进行综合性学习的设计、组织、实施与评价;能够参与跨学科学习活动,进行初步的教学资源开发、课程整合及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综合课程教学。    4)能够及时关注和把握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动态,不断提高问题意识;能够掌握基本的教学反思与研究技能,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具备初步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3.素质要求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深厚的家国情怀;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热爱小学教育事业,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教育政策要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敬业精神;具有依法从教意识,以新时代“四有”好教师为职业理想,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3)具有较强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4)具备较为系统的教育理论和专业学科素养,具有一定的中外文学和传统文化底蕴,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表现出较好的专业发展潜力。

5)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关爱学生,尊重小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体差异;尊重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六、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需修满2706学时,共计145学分方可准予毕业。其中公共基础课程762学时,专业课程1344学时,实践课程600学时。同时,应具备师范教育专业实践能力。必修课要求及格,选修课要求合格,实践环节要求合格,杜绝“清考”。在获得毕业证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考取小学教师资格证、计算机等级证等就业所需的资格证书。在专业导师、职业导师指导下,按照学校办学要求、学生培养规格和职业要求,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或设计),检验和提高学生进行科研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较高素质的应用人才,完成毕业论文(或设计),达到完成学业的最低要求。

通过专科阶段的学习,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如下毕业要求:

践行师德  

毕业要求1:[师德规范]

指标点1.1【政治信念】坚定思想政治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指标点1.2【道德规范】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立德树人理念。遵守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熟悉教育法律法规,依法施教。愿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毕业要求2:[教育情怀]

指标点2.1【从教意愿】认同教师工作的重要意义,理解教师工作的专业性,具有坚定的从教意愿,具有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工作态度,有职业自豪感和荣誉感。

指标点2.2【教师风范】立志成为尊重学生人格、有爱心和责任感、工作细心认真,具备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的好老师,在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方面做学生的引路人。

学会教学

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

指标点3.1【学科知识】掌握学科基本知识和原理,理解学科体系,把握学科基本思想。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中外文学基础知识,初步具备正确的文艺观和语言文字观。

指标点3.2【学科技能】掌握学科基本技能。具备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具备解读与分析各类文学作品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指标点3.3【学科方法】理解学科基本研究方法,掌握搜集整理文献资料、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等基本方法。

指标点3.4【学科联系】理解汉语言文学学科与历史、哲学等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初步了解学习科学相关知识,了解汉语言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价值,提升综合素养。

毕业要求4:[教学能力]

指标点4.1【教学设计】能够熟悉所教学科课程标准,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认知特点,运用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掌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原则和方法,并能够在教学实践中熟练运用。

指标点4.2【教学实施】进行多元化的语文教学技能训练,掌握综合运用学科知识、信息技术、教学知识和技能等进行语文教学实践的能力。

指标点4.3【教学评价】能够在教育实践中进行课程教学评价、学生评价和教学反思,掌握实施语文教学评价并获取反馈信息的能力。

指标点4.4【教学研究】积极探索语文教学的规律与方法,关注语文学科发展的学术动态,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学会育人

毕业要求5:[班级指导]

指标点5.1【德育理念】树立德育为先理念,充分认识德育的重要作用,了解小学德育目标、原理、内容与方法。

指标点5.2【班级管理】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原理、策略与方法,初步具备班级管理能力。

指标点5.3【活动组织】有一定的班主任工作实践经历,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获得积极的教师职业情感体验。

毕业要求6:[综合育人]

指标点6.1【生本理念】树立育人为本的理念,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养成教育规律,善于抓住教育契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指标点6.2【学科育人】理解学科育人的意义,掌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蕴含的人文情感;初步掌握学科育人的内容、途径和方法,能够有机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

指标点6.3【活动育人】掌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进行育人的方法,具有通过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的能力。

学会发展

毕业要求7:[学会反思]

指标点7.1【学习意识】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主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指标点7.2【职业发展】积极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动态,能够按照时代和教育发展要求,对自身学习和专业发展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在实践中切实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指标点7.3【实践反思】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毕业要求8:[沟通合作]

指标点8.1【团队协作】理解学习共同体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团队协作相关知识和技能,具备团队协作精神。

指标点8.2【沟通交流】了解小组学习、专题研讨等交流方法,具有小组互助和合作的学习体验,能与人进行有效沟通。

七、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设置

本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三部分组成,共计2706学时,145学分。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公共基础选修课程;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包括教师教育必修课程、学科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包括教师教育选修课程、学科专业选修课程,实践课程包括集中教育实习(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军事训练、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


3 岗位能力分析及支撑课程矩阵表

职业岗位

职业能力分析

主要支撑课程

知识

能力

素质

小学语文教师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小学教育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校园等相关知识。

3.了解中国基础教育的基本情况,掌握语文课程标准和教学过程与原则等学科教学知识;掌握语文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4.掌握小学教育学和学科教学基本理论,了解小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

5.了解小学生语文学习特点与认知规律,掌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组织与实施、方法手段和与之适应的现代教育技术知识。

1.具有小学语文教师基本的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书写能力、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艺术欣赏和表现力、创造力。

2.能够创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语文学习情境,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正确评价学生,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3.具备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规划与设计、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评价等。

4. 具有初步的语文教学资源开发、课程整合及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的能力,掌握基本的教学反思技能。

5. 具备良好的倾听和交流、沟通等技能,能够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1.以“立德树人”为己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爱岗敬业、以身示范,乐于献身农村小学语文教育事业。

2.具有较强的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和创新意识。

3.以生为本,尊重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4.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具有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所需的人文科学素养、学科专业素养、教师教育素养和信息技术素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式与政策、大学英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育、就业(创业)指导、劳动教育、军事理论、小学幼儿教师道德与法律素养、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师语言、艺术素养、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美育、教师语言、书法、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法、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儿童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基础写作、社会科学概要、自然科学概要


1.公共基础课程

1)公共基础必修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式与政策、大学英语、体育、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就业(创业)指导、劳动教育、军事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美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学幼儿教师道德与法律素养、艺术素养,14门课程,共计39学分。

2)公共基础选修课程: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定向运动、武术、网球、体育欣赏、法律、创客机器人、人工智能导论、Python趣味编程、无人机、短视频制作、视频后期处理及剪辑技等课程,要求至少选修 2 学分。

2.专业课程

1)必修课程

教师教育必修课程:教师语言、书法、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小学语文教学法,6门课程,共计26学分。

学科专业必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儿童文学、中外经典文学名篇导读、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基础写作、社会科学概要、自然科学概要10门课程,共计40学分。

2)选修课程

教师教育选修课程:教师面试口语与礼仪、小学班主任、小学教育科研、小学语文教材解读与技能训练、小学综合教学技能进阶、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赏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法,要求至少选修4学分。

学科专业选修课程1: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历史常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天文知识、小学语文教学故事创编与讲述、小学古诗文教学与吟诵、儿童经典绘本赏析、儿童影视鉴赏、儿童剧创编与表演、唐宋文学名家研究、明清小说研究、民间文学、20世纪西方文学专题研究等,要求至少选修8学分。

学科专业选修课程2:旅游文学、地球环境与健康、小学教学中的世界地理知识、红楼梦鉴赏、英文影视视听说、韩语、商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生活中的科学、园林植物观赏、生活中的经济学、大学生投资与理财、小学生健康教育、剪纸、摄影、数学建模、科学实验与探究、儿童美术、素质拓展、艺术素养等课程,要求至少选修 6 学分。

3.实践课程

包括集中教育实习(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军事训练、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课程

八、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全学程教学活动120周,课程教学80周,实践教学21周(含教育实践课程18周,毕业设计2周,劳动教育1周),军事训练2周,考试安排11周,机动6周。社会实践一般安排在假期进行,不占用正常教学活动时间。

按课程教学(含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及其课程实践)16学时1学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以周为单位安排,每周30学时1学分计,共18周计18学分;毕业设计2周60学时计2学分。


(一)课程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类别与性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分配

考核安排(学期)

学年/学期

学分

备注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总学时

理论

实践

考试

考查

16)

16)

16)

16)

16)

0)

公共基础课程

必修

课程

20200179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4

58

6

3-4

2

2

4

202001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48

44

4

1-2

2

1

3

20200258

形势与政策

48

46

2

1-5

1

备注1

20600076

大学英语

128

86

42

1-4

2

2

2

2

8

20700053

大学体育

112

12

100

1-4

2

2

2

1

3

备注2

20400117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64

20

44

1-2

2

2

4

11500004

就业(创业)指导

38

26

12

1.4.5

12

16

10

2

备注6

10800875

劳动教育

32

16

16

1

2

备注3

10800079

军事理论

36

36

0

1

2

备注4

1080506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2

22

10

1

2

2

10800183

美育

16

12

4

3

1

1

1080018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8

32

16

3-4

2

1

3

10800185

小学幼儿教师道德与法律素养

16

12

4

1

1

1

10800186

艺术素养

48

20

28

3-4

1

2

3

音美二选一

小计

730

442

288

39

选修

课程

校公选公共基础课程

32

32

3

2

2

多选一

小计

32

32

2

合计

762

478

284

41

专业课程

必修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

20200268

教师语言

64

20

44

1-4

1

1

1

1

4

20200078

书法

64

20

44

1-4

1

1

1

1

4

教育学

64

48

16

1-2

2

2

4

心理学

64

48

16

1-2

2

2

4

教育心理学

64

48

16

3-4

2

2

4

20200082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法

96

30

66

3-4

3

3

6

小计

416

214

202

26

学科专业课程

20200337

社会科学概要

64

54

10

1-2

2

2

4

20300123

自然科学概要

64

44

20

3-4

2

2

4

20200030

中国古代文学

96

60

36

1-3

2

2

2

6

20200007

中国现当代文学

64

40

24

3-4

2

2

4

20200103

外国文学

64

40

24

3-4

2

2

4

20200224

儿童文学

64

16

48

1-2

2

2

4

中外经典文学名篇导读

32

10

22

4

2

2

20200088

现代汉语

64

40

24

1-2

2

2

4

20200213

古代汉语

64

40

24

3-4

2

2

4

20200209

基础写作

64

32

32

1-2

2

2

4

小计

640

376

264

40

合计

1056

590

466

66

选修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

20200322

教师面试口语与礼仪

32

12

20

2

2

选修2门课程

小学语文教材解读与技能训练

32

16

16

2

2

20500056

小学教育科研

32

16

16

2

2

小学班主任

32

12

20

2

2

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赏析

32

12

20

2

2

20200348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法

32

12

20

2

2

小学综合教学技能进阶

32

12

20

2

2

小计

64

32

32

4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天文知识

32

12

20

2

2

选修4门课程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历史常识

32

12

20

2

2

小学语文教学故事创编与讲述

32

12

20

2

2

小学古诗文教学与吟诵

32

20

12

2

2

儿童剧创编与排演

32

12

20

2

2

儿童经典影视赏析

32

12

20

2

2

儿童经典绘本赏析

32

12

20

2

2

20200330

明清小说研究

32

16

16

2

2

20200112

唐宋文学名家研究

32

20

12

2

2

20世纪西方文学专题研究

32

20

12

2

2

20200177

民间文学

32

20

12

2

2

小计

128

64

64

8

学科专业课程2

校公选专业课程

32

32

4

2

2

多选一

素质拓展模块

32

32

2

2

2

4选一

艺术素养模块

32

32

3

2

2

音美二选一

小计

96

96

0

6

合计

288

192

96

18

实践课程

教育实习(周)

540学时

18

0

540

2

2

14

18

毕业设计(周)

60学时

2

0

60

2

2

军事训练(周)

2

2

2

备注5

社会实践、社团活动

60

0

60

4

小计

720

0

720

26

课程学分

2706

145

总计

2826

151

备注:1.形势与政策开设3年,1-5学期,每学期不少于8学时,每学期0.2学分,总记1分;

2.大学体育课程112课时, 1-4学期,学分分别为1/1/0.5/0.53学分;

3.劳动教育按《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执行;

4.军事理论记36学时,2学分;

5.军事训练、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6学分,为非基本学分;

6.就业指导:1/4/5学期,学分分别为0.5/1/0.5

 

(二)课程支撑毕业要求矩阵

 

课程

类别

课程性质

课程名称

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度

1.师德规范

2.教育情怀

3.学科素养

4.教学能力

5.班级指导

6.综合育人

7.学会反思

8.沟通合作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体系

H

M

L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H

L

L

M

形势与政策

H

M

大学英语

L

H

M

体育

L

H

L

L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L

H

H

就业(创业)指导

M

H

H

M

劳动教育

H

M

军事理论

H

L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M

H

M

L

美育

H

M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H

M

小学幼儿教师道德与法律

素养

H

M

M

M

艺术素养

H

M

选修课程

政治类

H

M

L

体育类

L

H

L

L

L

信息类

L

H

H









教师语言

L

L

H

L

书法

L

H

教育学

教育基本原理

H

H

H

M

L

教学

H

H

M

课程

L

H

H

H

德育

H

H

M

L

班级管理

H

H

H

H

教师与学生

M

M

H

L

心理学

心理学基础

M

H

H

M

L

儿童发展

L

H

M

H

L

H

L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基础

M

H

H

学生心理

H

M

L

M

教师心理

M

H

M

M

M

学习心理

H

M

L

M

教学心理

L

H

M

M

小学课程教学法

L

M

H

M

M

L

选修课程

职业技能类

L

L

H

M

L

教育心理类

H

H

H

M

L

M

教学法类

L

M

H

M

M

L






中国古代文学

H

M

中国现当代文学

H

M

外国文学

H

M

儿童文学

H

M

现代汉语

H

M

古代汉语

H

M

基础写作

H

M

中外经典文学名篇导读

H

M

M

社会科学概要

H

M

自然科学概要

H

M

选修课程

学科专业基础类

H

H

学科专业特长类

H

M

L

校公选课

素质拓展模块

H

M

H

艺术素养模块

M

H




教育实习(周)

H

H

H

H

H

H

H

H

毕业设计

H

M

军事训练(周)

H

L

M

M

M

社会实践、社团活动

H

M

M

M

H

支撑课程门数

25

15

41

36

14

25

16

15

高支撑

11

8

30

14

3

8

4

3

中支撑

2

6

6

20

2

16

7

6

低支撑

11

1

5

2

9

1

5

6

说明:1. 课程对各项毕业要求的支撑强度分别用“H(高)、M(中)、L(弱)”表示,可根据课程对相应毕业要求的支撑强度来定性判断,M表示支撑度中,L表示支撑度低。矩阵应覆盖所有必修环节,要体现课程体系对所有毕业要求的合理支撑。

 

(三)相关数据表

1.公共基础课程数据表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学分统计

学时统计

学分

占总学分比例(%)

理论学时

占总学时比例(%)

实践学时

占总学时比例(%)

公共基础课程

必修课程

39

26.90%

442

16.33%

288

10.64%

选修课程

2

1.38%

32

1.18%

合计

41

28.28%

474

17.51%

288

10.64%

课程名称及学分

必修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形式与政策(1)、大学英语(8)、体育(3)、信息技术教育应用(4)、就业(创业)指导(2)、劳动教育(2)、军事理论(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美育(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小学幼儿教师道德与法律素养(1)、艺术素养(3),共39学分。

选修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政治经济学2)、法律2)、机器人2)、无人机2)、Python趣味编程2)、3D打印2)、定向运动2)、网球2)、体育欣赏2)等,要求至少选修2学分。

说明:《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公共基础课程学时应当不少于总学时的1/4。

2.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数据表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学分统计

学时统计

学分

占总学分比例(%)

理论学时

占总学时比例(%)

实践学时

占总学时比例(%)

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

必修课程

15

10.34%

162

5.99%

78

2.88%

选修课程

2

1.38%

32

1.18%

合计

17

11.72%

194

7.17%

78

2.88%

课程名称及学分

必修课程

美育(1学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学分)、社会科学概要(4学分)、自然科学概要(4学分)、艺术素养(3学分)

选修课程

校公选课中的艺术素养模块(2学分)

说明:《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通识教育课程中的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10%。

本方案中的通识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中的社会科学概要、自然科学概要、艺术素养等课程。

3.教师教育课程数据表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学分统计

学时统计

学分

占总学分比例(%)

理论学时

占总学时比例(%)

实践学时

占总学时比例(%)

教师教育课程

必修课程

26

17.93%

214

7.91%

202

7.46%

选修课程

4

2.76%

32

1.18%

合计

30

20.69%

246

9.09%

202

7.46%

课程名称及学分

必修课程

教师语言(4)、书法(4)、教育学(4)、心理学(4)、教育心理学(4)、小学语文教学法(6),6门课程,共计26学分。

选修课程

教师面试口语与礼仪(2)、小学班主任(2)、小学教育科研(2)、小学语文教材解读与技能训练(2)、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赏析(2)、小学综合教学技能进阶(2)、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法(2)要求至少选修4学分。

说明:《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三年制专科教师教育课程学分必修课≥20学分,总学分≥28学分。

4. 学科专业课程数据表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学分统计

学时统计

学分

占总学分比例(%)

理论学时

占总学时比例(%)

实践学时

占总学时比例(%)

学科专业课程

必修课程

40

27.58%

376

13.90%

264

9.76%

选修课程

课程1

8

5.52%

128

4.73%

课程2

6

4.14%

96

3.55%

合计

54

37.24%

600

22.17%

240

9.76%

课程名称及学分

必修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6)中国现当代文学(4)外国文学(4)儿童文学(4)中外经典文学名篇导读(2)现代汉语(4)古代汉语(4)基础写作(4)社会科学概要(4)自然科学概要(4),10门课,共40学分。

选修课程

课程1

小学古诗文教学与吟诵(2)、小学语文教学故事创编与讲述(2)、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历史常识(2)、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天文知识(2)、民间文学(2)、儿童经典绘本赏析(2)、儿童影视鉴赏(2)、儿童剧创编与排演(2)、唐宋文学名家研究(2)、明清小说研究(2)、20世纪西方文学专题研究(2)等课程,要求至少选修8学分。

课程2

旅游文学(2)、地球环境与健康(2)、小学教学中的世界地理知识(2)、红楼梦鉴赏(2)、英文影视视听说(2)、韩语(2)、商务英语(2)、教师专业发展(2)、生活中的科学(2)、园林植物观赏(2)、生活中的经济学(2)、大学生投资与理财(2)、小学生健康教育(2)、剪纸(2)、摄影(2)、数学建模(2)、科学实验与探究(2)、儿童美术(2)、素质拓展(2)、艺术素养(2)等课程,要求至少选修 6学分。

说明:《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学科专业课程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35%。

 

 

 

5.选修课程数据表

课程性质

课程类别

学分统计

学时统计

学分

占总学分比例(%)

学时

占总学时比例(%)

选修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

2

1.38%

32

1.18%

专业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

4

2.76%

64

2.37%

学科专业课程1

8

5.52%

128

4.73%

学科专业课程2

6

4.14%

96

3.55%

合计

20

13.8%

320

11.83%

课程名称及学分

公共基础选修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政治经济学2)、法律2)、机器人2)、无人机2)、Python趣味编程2)、3D打印2)、定向运动2)、网球2)、体育欣赏2等,要求至少选修2学分。

专业课程

 

教师教育选修课程

教师面试口语与礼仪(2)、小学班主任(2)、小学教育科研(2)、小学语文教材解读与技能训练(2)、小学综合教学技能进阶(2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法(2)、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赏析(2),至少选修4学分。

学科专业选修课程1

小学古诗文教学与吟诵(2)、小学语文教学故事创编与讲述(2)、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历史常识(2)、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天文知识2)、民间文学(2)、儿童影视鉴赏(2)、儿童经典绘本赏析(2)、儿童剧创编与排演(2)、唐宋文学名家研究(2)、明清小说研究(2)、20世纪西方文学专题研究(2),要求至少选修8学分。

学科专业选修课程2

旅游文学2)、地球环境与健康2)、小学教学中的世界地理知识2)、红楼梦鉴赏2)、英文影视视听说2)、韩语2)、商务英语2)、教师专业发展2)、生活中的科学2)、园林植物观赏2)、生活中的经济学2)、大学生投资与理财2)、小学生健康教育2)、剪纸2)、摄影2)、数学建模2)、科学实验与探究2)、儿童美术2)、素质拓展2)、艺术素养、2等课程,要求至少选修 6学分。

说明:《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高职选修课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当不少于10%。

 

6.实践课程学时统计数据表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学时合计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公共基础课程

必修课程

730

442

288

选修课程

32

32

专业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

必修课程

416

214

202

选修课程

64

64

学科专业课程

必修课程

640

376

264

选修课程1

128

128

选修课程2

96

96

集中实践课程

540

0

540

毕业设计

60

0

60

总学时

2706

1352

1354

占总学时比例(%)

100%

49.97%

50.03%

说明:《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加强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数50%以上。此表必修课的实践比例已经达到50%,选修课的实践课时比例因为学生选课不同未计入。

 


九、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四有”好教师的标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不断强化以德育人、以德治教的观念,主动融入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突出小学教育专业特色优势,通过开展“青蓝结对”“岗位置换”“脱产送培”等活动,建立“引”、“培”、“聘”并举的工作机制,借助教师技能竞赛、课程团队建设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不断优化教师职业能力结构,持续提升教师研究社会、研究行业、研究学生、研究课程的综合素养,提升教师模块化与项目式教学的设计实施能力、课标开发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增强教师技术创新服务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实践型、创新性”的小学教育专业教师队伍,为实现专业办学目标与学院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1. 数量结构

本专业将逐步建立一支职称结构、学历学位结构、年龄结构等都较为合理,专业基础扎实、创新精神强、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的专任教师队伍。专任教师数量结构能够适应本专业教学和发展的需要,生师比不高于18:1,专任教师比例不低于40%。具有硕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不低于30%,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不低于20%且为师范生上课,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不低于60%。配足建强教师教育课程教师,学科专业课程教师能够满足专业教学需要。基础教育一线兼职教师素质良好、队伍稳定,占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比例不低于20%,一般由小学语文一线名师、小学语文资深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或实习见习指导教师担任,能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知识教学和实践指导以加强教学的专业性和实效性

2.素质能力

1)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数量结构要适应本专业教学和发展需求,必须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严格遵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遵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具有较强的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和学习指导等教育教学能力;勤于思考,严谨治学,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具有职前养成和职后发展一体化指导能力,能够有效指导师范生发展与职业规划。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先进的教学方法,从严执教,教学能力强,师范生对本专业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师德和教学具有较高的满意度。

2)专业带头人

本专业带头人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教师教育行业和小学教育专业前沿发展理论;能广泛联系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一线小学,了解教育行政部门和一线小学对小学语文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专业教学水平高,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和组织开展小学语文教育专业教科研的能力强。

3)兼职教师

主要从相关行业企业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备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能承担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3.实践经历

教师教育课程教师熟悉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至少有一年小学教育服务经历;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具有指导、分析、解决小学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基础教育研究成果;在完成学校规定教学工作量的同时担任学生的实习或见习指导老师。

4.持续发展

制定并实施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建立教师培训和实践研修制度,建立专业教研组织,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建立教师分类评价制度,评价结果与绩效分配、职称评聘挂钩,探索高校和小学“协同教研”“双向互聘”“岗位互换”等共同发展机制。

(二)教学设施

教育教学设施满足师范生培养要求,建有小学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实训平台,满足“三字一话”、微格教学、实验教学、艺术教育等实践教学需要。信息化教育设施能够适应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要求。建有教育教学设施管理、维护、更新和共享机制,方便师范生使用。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专业教室条件比较优良,全部都配备了常规黑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或交互式一体机;互联网接入或 WiFi 环境,具备网络安全防护措施,信息化技术覆盖本专业学生学习的专业教室,学生日常上课使用多媒体教室, 配备智慧黑板等现代技术设备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提高教学效率,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能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同时语文教育专业教学必须要有完备的教学设施,良好的育人环境和人文气息。

2.校内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学校建设了内实践教学教室,不断完善更新硬件设施,满足语教专业各学科实践教学任务。教室内有基本的教学仪器设备,同时有远程教学实训室、语音室微格教室计算机机房录播教室还建有数字校园平台等

3.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1)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小学建立权责明晰、稳定协调、合作共赢的“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基本形成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的合作共同体。

2)不断完善实习基地建设的规章制度,保持实习基地的相对稳定,能够提供合适的教育实践环境和实习指导,满足师范生教育实践需求。与实习基地应签订合作协议,可以授予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铜牌。确保每20个实习生不少于1个教育实践基地,尽量就近就地,以节约经费开支和方便教学指导。

3)实训基地应积极配合学院完成各项实训任务,营造良好的实训环境,制定各项实习规章制度,保障实习学生的安全。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完整,专业实践和教育实践有机结合。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贯通,涵盖师德体验、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实践和教研实践等,并与其他教育环节有机衔接。教育实践时间累计不少于一学期。学校集中组织教育实习,保证师范生实习期间的上课时数。

4)实训基地应选派素质高、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指导工作。实行高校教师与优秀小学教师共同指导教育实践的“双导师”制度。有遴选、培训、评价和支持教育实践指导教师的制度与措施。“双导师”数量充足,相对稳定,责权明确,有效履职。邀请实习基地相关负责人或指导老师参与到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中,同时语文教育专业专任教师也应积极参与小学语文课程的设计工作。

5)教育实践管理较为规范,能够对重点环节实施质量监控。实行教育实践评价与改进制度。依据相关标准,对教育实践表现进行有效评价。本专业具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密切联系淄博市教育体育局,在淄博建立了比较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基本形成了我院学生见习、实习实训和一线教师培训培养和小学教育教学研究服务一体化的合作共同体。各实训基地的教学和实习实训设施齐备,实训实习岗位充足、指导教师队伍稳定,实训实习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能较好地我院小学语文教育专业提供开展教育见习、教育实践、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训活动提供支持与服务。    

4.支持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基本要求

1)本专业教学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全面实现信息化,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和资源库。

2)学校应与相关技术支持单位、企业签订信息技术合作协议,开通学习通等网络教学平台,建立完善教学运行信息支撑系统。

3)学院应重视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利用,积累有关课堂教学、实习实训、学生活动 等方面的视频资料,利用数字化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4)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信息化教学意识和态度,不断提高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学院每 年应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外出参加信息化教学培调。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1)选用教材严格执行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教材编写、出版、选用、认定的有关文件规定,遵循关于《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 等文件精神。

2)学校应制定《教材征订管理办法》《教材适应性评价管理办法》等指导性文件,每3年修订1次教材。

3)鼓励优先选用国家级规划教材,并要求其教材内容、编排等具有较强的思想性、科学性、适用性和实时性,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使用情况应达到70%。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1)图书文献配备应能满足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学科研等工作需要,专业图书资料不少于1000册。

2)小学语文教育专业教学以素质为中心,以能力为基础,图书馆在采集文献资料时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重点采集具有实用性、普遍性,有助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 学生实际操作技能,有助于强化学生道德的文献和图书。

3)专业类图书文献包括教育政策性法规、优秀传统文化、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育理论、文学艺术等期刊杂志。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

1)专业教学资源满足师范生培养需要,数字化教学资源较为丰富,使用率较高。建设、配备与小学语文教育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逐步建设一批与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相关的精品在线课程。

2)建设、配备小学语文教材资源库、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优秀案例库。保证现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每6名生不少于1套。

3)建立虚拟的教育环境,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信息进行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化的职业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开发。

4)订购中国知网和超星数据库等,方便学生查阅文献资料。

5)图书馆生均教育类纸质图书不少于30册。配置一定数量的电子图书,建立专门的电子阅览室并与相关企业单位签订协议共享数字教学资源。数字教学资源库应不断扩充和完善。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要体现信息化教学与混合教学等、教学做合一等。

1)重视课堂教学在培养过程中的基础作用。

2)依据毕业要求制定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内容与方式应支持课程目标的实现。

3能够依据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基础、教学资源等,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达成预期教学目标。

4)能够恰当运用案例教学、探究教学、现场教学等方式,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师范生学习效果。

5)课堂教学、课外指导和课外学习的时间分配合理,技能训练课程实行小班教学,养成师范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三字一话”等从教基本功。

6)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关注学生的意见反馈,做到持续改进。

(五)学习评价

1)本专业要严格落实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加大过程考核、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

2)严格考试纪律,健全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价与反馈机制,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3)强化教育实习、见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全过程管理与考核评价。

4)对学生的学业考核评价内容兼顾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可采用现场考核、笔试、顶岗考核、职业技能比赛、技能抽查、职业资格等级证书鉴定等多元化评价方式。

5)专业课程一般采用考查和考试的方式,加强过程性评价,要结合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平时作业、社会实践、竞赛活动等对学生进行评价,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

(六)质量管理

对教学管理体制进行优化,教学管理主要通过以下形式进行:建立教学管理组织协调机构,成立督学小组,建立学生信息员制度,建立教师评价系统,建立“教师—学生”双向课堂教学效果反馈系统。具体措施如下:

1.保障体系

1)建立教学管理组织协调机构和教师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各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

①建立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机制。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体验和学习成效,以同类院校的特色专业和课程为标杆,开展对标研究,服务学生发展增值,加强专业的顶层设计,强化质量要求。制订好科学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指导方案等教学文件,做到目标清晰,任务明确,机构健全,责任到人,并在学校网站公示,供学生和社会查询。人才培养方案一经公示,必须严格执行,特殊情况需要调整的,应按学校规定程序严格审批,确保毕业要求有效达成。

②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以实践为导向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教师在教学中,课程体系要结构合理,体现专业水平与要求,要把“思政”融入到课程教学之中。定期评价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和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并能够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应有利益相关方参与。

③建立统一教学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把控教学各个环节,通过督评评教、同行评教、学生评教等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考察,确保教学质量提升。

2)强化学生学习质量管理,质量保障目标清晰,任务明确,机构健全,责任到人,能够有效支持毕业要求达成。

①建立有效的制度措施,能够吸引志愿从教、素质良好的生源。建立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机制,监测师范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加强课程学习的管理与考核,提高毕业生的培养质量,保证师范生在毕业时达到毕业要求。

②建立师范生指导与服务体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适时为师范生提供生活指导、学习指导、职业生涯指导、就业创业指导、心理健康指导等,满足师范生成长需求。

③强化实践教学,依据师范认证标准中提出师范生“一践行、三学会”的毕业标准,强化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简笔画和普通话等教学基本功。尝试“知行合一”、“理论实践结合”“教赛融通” 等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教学技能。

④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小学建立权责明晰、稳定协调、合作共赢的“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基本形成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的合作共同体。建立我院教师与优秀小学教师共同指导教育实践的“双导师”制度,制定学生教育教学实践导师的遴选、培训、评价和支持奖励制度与措施,以保障的“双导师”充足数量且相对稳定,做到责权明确。与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一线小学联动,开展实践教学环节的督导,促进“双导师”的有效履职。 ⑤加强校园社团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为今后工作、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⑥夯实师范生培养质量,确保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合格率75%以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不低于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平均水平,且主要从事教育工作。

2.内部监控

1)建立教学过程质量常态化监控机制。

2)定期对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实施监控与评价。完善常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常规教学的规范与指导。定期开展巡课、听课、评学、评教等活动,严明教学纪律,保障课堂教学质量;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促进专任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定期督查学生教学基本功技能训练情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定期开展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诊断,强化教学督导与管理功能,保障毕业要求达成。 3)成立语文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每年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建立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改进机制。健全小学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各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通过教学实施、常态化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有效达成人才培养目标。 4)对小学教育专业的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等进行分析,做好人培方案的适时调整,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动态提升。了解师范生发展诉求,加强学情分析,设计兼顾共性要求与个性需求的培养方案与教学管理制度,为师范生发展提供空间。

5)严格落实,保障毕业要求达成。

3.外部评价

1)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基础教育机构、教育行政部门等利益相关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建立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社会评价机制。定期邀请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一线小学组成专业团队,对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合理性和课程目标达成度以及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同时了解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岗位需求,并及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修订。各教研室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引导专业教师有效改进课堂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对培养目标的达成度进行定期评价。定期开展毕业生调查,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反馈,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职后表现等进行了解和分析,评价本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的达成度和人才培养质量。走访小学实训实习基地,定期召开小学教师座谈会,对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的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

3)毕业生社会声誉较好,用人单位评价较高。

4.持续改进

1)定期对校内外的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2)有效使用分析结果,推动师范生培养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

 

十、附录

附录1: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描述

1.公共基础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目标: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和成就。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投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教学要求:使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及其对当代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规律,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目标:正确认识时代新人的历史责任,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掌握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精神。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主要内容: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人生的青春之问;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教学要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行为修养和法治素养,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形势与政策

课程目标:了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及当前国际形势,正确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高学生认知时事、认同政策、认清趋势的能力。珍惜和维护国家稳定的大局,坚定四个自信。

主要内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外政。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认清当前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国际关系以及国内外热点事件,阐明我国政府的基本原则、基本立场与应对政策。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力求达到知识传递与思想深化的双重效果。

大学英语

课程目标:掌握必要的英语知识和语言技能,有效完成日常生活和职场情境中的沟通任务;感受多元文化,通过文化比较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增强文化自信,具备国际视野。

主要内容:本课程内容为职场通用英语,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由主题类别、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职业英语技能和语言学习策略六要素组成。

教学要求:帮助学生借助多种资源掌握词汇、语法知识。通过语篇分析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通过创设交际环境和职场情境提升学生的语用意识。注重语言技能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程目标: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重要精神,掌握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技能,增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主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重要精神,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解读和教学方法。

教学要求: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使学生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重要精神,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的渗透,达到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任职标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目标: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熟悉常见心理问题及其预防等心理学基础知识,优化心理品质,塑造健康人格、提升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时期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

主要内容:心理健康基础理论;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规律;大学生心理发展常见问题及调适策略。

教学要求:运用案例分析法、讲授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展开学习,为将来成为一名身心健康的职业教育工作者或小学教师奠定基础。

美育

课程目标:了解美学的基本原理,美育的意义、任务和内容途径,熟悉音乐、美术的基本知识,至少掌握一项音乐或美术类基本技能,提高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主要内容:美育概述(意义、任务、途径)、音乐艺术(音乐理论基础,视唱练习,声乐训练基础,音乐欣赏,合唱指挥)、美术艺术(美术的种类及特点,美术鉴赏,简笔画,手工制作,色彩基础,线描)。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美育概况及内容,掌握基本的歌唱发声及基本视唱,理解中外经典声乐器乐作品的艺术手法和意义;能掌握基本的绘画技法、设计原则和审美规律,能掌握美术作品鉴赏的基本方法。

体育

课程目标:了解一定的体育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至少熟练掌握二项体育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提高终身体育锻炼能力和从事小学体育活动组织能力。

主要内容: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健美操、体育舞蹈、武术、定向运动等项目教学。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增进健康的方法和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掌握队列队形指挥的基本知识和小学体育游戏的组织与方法,使学生初步熟悉小学体育活动的组织方法。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课程目标:了解信息时代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能使用基本办公软件处理办公文件以及数据;掌握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及微课的设计与制作;能合理优化地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主要内容:信息技术与教育概述;文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系统Excel;多媒体教学素材加工处理;多媒体课件和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字化办公技能;培养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素材和教学课件的综合处理能力;使学生具备使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教学的能力。

就业(创业)指导

课程目标:通过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使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激发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熟悉相关就业(创业)政策,树立适应社会需求的就业观,使学生在心理上做好走向社会的准备,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主要内容:职业发展规划教育、就业(创业)教育。

教学要求:从学生需求出发,结合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目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学生态度、观念的转变和技能的获得,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军事理论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掌握军事基础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

主要内容:军事理论课包含中国国防、国家安全、军事思想、现代战争、信息化装备五大主要内容。军事技能训练包含共同条令教育与训练、射击与战术训练、防卫技能与战时防护训练、战备基础与应用训练四大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军事课纳入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列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实行学分制管理,课程考核成绩记入学籍档案。

劳动教育

课程目标:通过劳动教育,学生能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和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公共服务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教育,积累职业劳动经验;组织课外实践劳动教育活动,提升学生劳动创造能力。

教学要求:根据劳动教育目标,设定具体评价标准,关注学生在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实际表现,开展过程性评价;根据用人单位反馈、社会实践表现评价等他人评价为辅,以学生的物化成果为参考,对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进行总结性评价。

小学幼儿教师道德与法律素养

课程目标:了解新时代师德师风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正确认识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法律制度,掌握有关国家政策,提高学生依法执教的能力,学会用法律思维思考教育问题,成为一名师德素质好、法律素质高的合格教师。

主要内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行为规范;教师职业道德养成;教育法律法规。

教学要求:提高学生对师德修养重要性的认识,自觉进行师德修养。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教育法律法规,明确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培养依法执教的合格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

艺术素养—音乐

课程目标:熟悉不同时期、不同体裁、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特点及风格,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欣赏方法,加深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了解,增强认同感。

主要内容:音乐基础理论、视唱练耳、歌唱与发声基础知识、合唱与指挥方法、音乐欣赏。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的基本类型和风格特征,掌握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并掌握各种基本的节奏型和节拍,能运用正确的歌唱发声方法进行演唱,能组织和指挥小学生简单的合唱,能掌握基本的音乐欣赏方法,能力达到小学音乐教师基本任职要求。

艺术素养—美术

课程目标:掌握简笔画、色彩、手工等基础美术表现方式及工具、材料的正确使用方法,熟悉各个时期的经典美术作品,增强文化自信,树立健康积极的审美情趣。

主要内容:美术鉴赏、简笔画基础、色彩基础、图案基础与平面设计、线描基础、手工基础。

教学要求:熟悉美术技能操作中各类形式语言的表现特点、创作规律、以及制作方法和步骤,使学生形成基础教学所必备的绘画和手工基础的表现能力,提升艺术素养。

2.专业(技能)课程

(应准确描述各门课程的课程目标、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增强可操作性。)

教师语言

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掌握多种形式的语言表达技巧,为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要内容:普通话口语基础,朗读、朗诵、演讲、讲故事与解说等多种形式的语言表达。

教学要求:在一定理论讲解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多实践,结合学生的问题多加指导,培养学生口语水平达到小学教师基本任职要求。

教育学

课程目标: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形成并发展教育学学科思维,培养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树立新时代教育理念。

主要内容:教育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德育、班级管理、教师与学生。

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教育学最基本的概念与原理,能够运用有关理论分析教育工作中的问题,树立教育理念,为胜任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心理学

课程目标: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儿童心理科学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解释、解决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形成关心、关注小学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意识。

主要内容:心理学基础理论;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及规律;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正确引导措施及科学指导策略。

教学要求:本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信息化教学的实施需要学校有便捷的网络教学平台及稳定的多媒体教学环境,支持学生个人的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教育心理学

课程目标:了熟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及教师心理,能够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指导小学教学设计和实施,增强学生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指导和反思教学实践的意识。

主要内容: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教师心理。

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及教师心理,能够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指导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水平达到小学教师基本要求,为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书法

课程目标:学习中国书法的基本知识,掌握汉字楷书的基本用笔、结构、章法的相关知识,掌握毛笔楷书、钢笔楷书、粉笔楷书的书写技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提高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审美能力,加深文字规范意识。

主要内容:中国书法基本知识;毛笔楷书、钢笔楷书、粉笔楷书的基本笔法、结构、章法的知识和能力训练。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书法史的发展历程及四大楷书家的风格特色,理解掌握楷书基本笔画和结构的书写规律,能够具备临摹字帖和创作书法作品的能力,并且三笔字书写能力水平达到教师规范字的基本要求。

社会科学概要

课程目标: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重要规律,提高分析和解决有关历史、人文地理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内容:中国历史文化、世界历史文化、人文地理学、经典文献选读。

教学要求: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及研究历史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阅读社会科学相关文献的能力。

自然科学概要

课程目标:了解现代科技的发展及其成就,掌握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初步掌握小学生的科学学习特点、过程及认知规律。

主要内容:物质化学、物质的运动、生命科学、科技教育四个模块的内容。

教学要求:了解现代科技的发展及其成就,掌握物质化学、物质的运动、生命科学、科技教育四个模块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的科学素养和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能力水平达到小学科学教师基本任职要求,能够参与科学研究和科普活动。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法

课程目标:培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兴趣,掌握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初步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能力和较强的课堂教学实践能力。

主要内容:教学理论(小学语文课程、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材、小学教学常规)、教学能力(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学习)、见习实习、教学研究。

教学要求:利用实践教学,训练学生的模拟讲课、说课等教学技能,开放教学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加强与新课改学校的联系,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实践与创新能力。

中国古代文学

课程目标:熟悉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流变和作家作品的特点及风格,掌握分析文学作品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学的了解,增强认同感。

主要内容:先秦文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元明清文学。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及流变和作家作品的特点及风格,理解并掌握古代文学的发展规律;能掌握赏析文学作品的技能和方法,能力水平达到小学语文教师基本任职要求。

中国现当代文学

课程目标:了解基本的现代文学常识、发展脉络,熟悉优秀作家的代表作品和创作风格,具备独立介绍、分析、鉴赏现代作品的能力。

主要内容:五四文学、三十年代文学、四十年代文学、五十至七十年代文学、新时期文学。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熟练掌握现代文学各文体作品赏析的能力与方法,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文学常识与方法讲解、分析小学语文现代篇目。

外国文学

课程目标:掌握西方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主要文学思潮特征,重要作家作品。能够运用西方文学所学品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篇目;正确引导学生理解异域文学与文化。

主要内容:欧美文学,东方文学。

教学要求:通过多种方式引领学生掌握西方文学的发展脉络、代表性文学思潮及作家作品的艺术特色,掌握评析西方文学的技巧与方法,提升学生对外国文学的领悟和鉴赏能力,以此强化学生的文学素养,为其将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夯实外国文学功底。

儿童文学

课程目标:了解儿童文学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掌握儿童文学主要文体的基本特征和分类;熟悉和掌握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评价的一般方法;熟悉儿童文学各类文体的教学应用。

主要内容: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儿童文学的主要文体,儿童文学作品的朗读、阅读与评价,儿童文学作品的讲授与教学组织,儿童文学的编创。

教学要求:本课程要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模式,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研究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相关的问题,积极参与儿童文学教育实践;促进理论、作品、教学的有机结合。

中外经典文学名篇导读

课程目标:了解小学语文课程对拓展阅读的要求,能够对小学语文拓展阅读书目进行品读、鉴赏和评析;提高生命感知、感情体察、理性思辨及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对小学语文拓展阅读导读进行教学。

主要内容:小学语文课程课外经典阅读要求及重点书目;小学语文重要拓展阅读作品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和思想内涵;对小学生进行文学经典推介的内容和方法。

教学要求:要让学生认识到拓展阅读对于个人生命和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通过信息化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等创新性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引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意识,并学会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方法。

古代汉语

课程目标:掌握古代汉语在文字、词汇、语法、音韵、古汉语工具书等层面的语法知识和常见的古代汉语特有语言现象知识;掌握与文选相关的古典文学、古代社会文化知识,自觉将古汉语知识合理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能力

主要内容:文字、词汇、语法、音韵、古书阅读、文选。

教学要求:培养、训练、提高学生运用古代汉语知识阅读古代文言作品的能力,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准确地阅读文言文,比较扎实全面地掌握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科学分析语言现象、掌握语言变化规律,提升学生结合古代汉语知识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能力。

现代汉语

课程目标:掌握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综合运用语言的原则、方法和规律;掌握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现代汉语的语言文字知识。学会运用汉语知识,正确分析与解释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语言问题与语言现象的能力。

主要内容: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现代汉语的语言文字知识,小学语文教学实习指导。

教学要求: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构建以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岗位流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块,让学生全面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学习方法,具备熟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基础写作

课程目标:熟知常用文体的写作要求及应用文的写作规范,具备各类文章的写作能力、分析能力、批改能力,能够有效指导小学生习作,具备小学作文教学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

主要内容:写作的基础理论和基本规律,常用文体的写作要求及应用文的写作规范,小学作文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教学方法。

教学要求:通过强化练习使学生掌握常用文体的写作要求及应用文的写作规范,具备常用文章的写作能力、分析能力、批改能力;注重与小学语文的衔接,掌握小学作文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教学方法。

 

上一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下一条:小学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关闭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经济开发区唐骏欧铃路99号   电话:0533-3821050   邮编:255130 版权所有: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