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1级)
一、专业名称与专业代码
1.专业名称:早期教育
2.专业代码:570101K
二、入学要求
招生对象: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及学历
1.学制:全日制三年,弹性学制3-5年(含休学、留级、结业换发学历时间,但不包含服兵役时间)。
2.学历:专科
四、职业面向
通过对行业企业调研、其他院校在校生学情调研,分析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确定本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如下:
表1:早期教育专业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 (代码) |
所属 专业类 (代码) |
对应行业 (代码) |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
主要岗位类别 (或技术领域) |
职业资格证书或 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
教育与 体育 大类 (57) |
教育类 (5701) |
学前教育 (P-83-831-8310) 托儿所服务(P-83-831-8020) |
其他教学人员(早教指导师、托育教师)(2099900) |
面向儿童教育与服务机构、家教咨询机构、社会办学机构、慈善机构等从事0-3岁儿童教育和咨询服务等工作。 |
育婴员(中级、高级) 保育师(中级、高级) 婴幼儿发展引导员 婴幼儿照护证(中级) |
表2 :典型工作任务
序号 |
职业岗位 |
典型工作任务 |
1 |
早期教育指导教师 |
1.呈现丰富的教学内容且指导家长与婴幼儿互动; 2.关注孩子表现并完成跟踪反馈; 3.与家长沟通、掌握家长需求并给予专业指导; 4.创设游戏环境、维护教具材料等。 |
2 |
托育指导教师 |
1.组织开展婴幼儿活动和生活安排; 2.观察评估婴幼儿的发展并记录成长轨迹; 3.根据婴幼儿需求设计和组织个性化的照护与回应; 4.与家长沟通、掌握家长需求并给予专业指导; 5.能创设游戏环境、维护教具材料等。 |
3 |
家庭教育指导师 |
1.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 2.能够向家庭、社区宣传科学的育儿理念与方法; 3.能有效完成与家庭的衔接工作,并指导家长解决常见育儿问题。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山东,面向全国,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全面发展、德技并修,具有良好师德与科学人文素质,掌握系统的早期教育理论,具备熟练的婴幼儿照护技能,能够在早教机构、托育机构、社区、家庭等婴幼儿教育服务领域从事婴幼儿保育与教育、家庭育婴咨询与指导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将来主要从事0-3岁婴幼儿照护和教育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15号)、《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的《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托育机构管理规范(试行)》《托育机构保育指导大纲》等文件要求,结合各类早期教育机构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及相关行业规定,学生经过学习,应在素质、知识及能力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要求
素质要求是教师对工作、对儿童、对自身专业发展具有的职业道德伦理、价值、态度等,主要包括: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2)热爱早期教育事业及儿童,维护儿童合法权益,尊重儿童人格及个体差异;
(3)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团队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尊重其他教师和家长,愿意进行沟通和合作;
(4)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有亲和力;
(5)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乐观开朗。
2.能力要求
专业能力是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有效教育行为并引导婴幼儿游戏与学习,产生教育效果的能力,反映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应用专业知识达成教育目标必备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
(1)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2)具有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3)具有设计并组织0-3岁婴幼儿开展动作、认知、语言、社会性等活动的能力;
(4)具有观察婴幼儿行为、评估婴幼儿发展水平的能力;
(5)具有利用和设计游戏环境、支持和引导0-3岁婴幼儿游戏的能力;
(6)具有面向家庭、社区开展0-3岁婴幼儿教育宣传、入户指导的能力;
(7)具有沟通与合作、自我反思与修正、持续发展的能力;
(8)具有基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表现能力;
3.知识要求
系统而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教师顺利完成工作的基础,是教师专业实践得以有效实现的重要保证,主要包括: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思想,并能用这些思想指导实践;
(2)了解早期教育发展现状,熟悉我国早期教育的基本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
(3)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英语知识;
(4)掌握0-3岁婴幼儿卫生与保健、安全防护与救助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5)掌握0-3岁婴幼儿不同阶段身心发展特点及教养策略与方法;
(6)掌握0-3岁婴幼儿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7)掌握早期教育环境创设的基本知识;
(8)掌握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相关知识;
(9)掌握一定的学前教育知识、学前特殊儿童保教知识;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设置
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按照《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托育机构保育指导大纲》等相关文件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三全育人”(全过程、全员、全方位),凸显早期教育专业特点,加强劳动教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架构贯穿“人文素质教育、职业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三条主线,构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的课程体系。共计2680学时,145学分,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公共基础选修课;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课程包括集中教育实习(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军事训练、社会实践、团体活动等。
表3:岗位能力分析及支撑课程矩阵表
岗位要求 |
岗位能力分析 |
主要支撑课程 |
素养 |
知识 |
能力 |
早期教育指导教师 |
1.具有一定道德与法律素养; 2.具有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 3.具有一定的早期教育专业理论与职业素养;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 |
1.具有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理论知识; 2.具有婴幼儿保教知识; 3.具有环境创设的理论知识; 4.具有早期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理论知识; |
1.早期活动设计与组织实施的能力; 2.环境创设的能力; 3.观察评估婴幼儿发展的能力; 4.沟通反思的能力; |
教师职业道德与政策法规;婴幼儿动作发展与教育,婴幼儿语言发展与教育,婴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婴幼儿社会发展与教育,婴幼儿艺术启蒙与教育;婴幼儿游戏设计与指导;婴幼儿保育与教育;早期教育发展概论;婴幼儿心理发展;婴幼儿环境创设;婴幼儿家庭教育与指导; |
托育指导教师 |
1.具有一定道德与法律素养; 2.具有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 3.具有一定的托育照护理论与专业素养;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 |
1.具有婴幼心理发展的理论知识; 2.具有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知识; 3.具有环境创设的理论知识; 4.具有早期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理论知识; 5.具有婴幼儿喂养与照护的知识。 |
1.婴幼儿照护能力; 2.婴幼儿活动组织与实施的能力; 3.环境创设能力; 4.观察评估婴幼儿发展的能力; 5.沟通反思的能力。 |
婴幼儿饮食与膳食管理;婴幼儿动作发展与教育,婴幼儿语言发展与教育,婴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婴幼儿社会发展与教育,婴幼儿艺术启蒙与教育;婴幼儿游戏设计与指导;婴幼儿保育与教育;婴幼儿心理发展;婴幼儿环境创设;婴幼儿家庭教育与指导; |
家庭教育指导师 |
1.婴幼儿家庭教育的知识。 2.婴幼儿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知识。 3.婴幼儿生活照护的知识。 4.婴幼儿教育和游戏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的知识。 5.婴幼儿营养和科学喂养的知识。 6.婴幼儿疾病预防和照护的相关知识。 7.婴幼儿安全预防和急救的知识。 |
1.婴幼儿家庭养育的指导能力; 2.婴幼儿观察评估能力; 3.早期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 4.婴幼儿生活照护能力; 5.沟通协调能力。 |
1.具有一定道德与法律素养; 2.具有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 3.具有一定的理论与专业素养;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 |
婴幼儿心理发展;早期教育发展概论;婴幼儿营养与膳食管理;婴幼儿家庭养育指导;婴幼儿保育与教育; |
1.公共基础课程
(1)公共基础必修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培养早期教育专业所需要的基础应用能力,并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体育、军事课、形式与政策、劳动教育、信息技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语文、美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与指导、美育等15门课程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程,分布于多个学期开设,共计43学分。
(2)公共基础选修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法律、机器人、无人机、Python趣味编程、3D打印、定向运动、网球、体育欣赏等课程,要求至少选修 2 学分。
2.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包含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专业必修课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岗位辅助技能课。
(1)专业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主要培养学生从事早期教育工作必备的专业素养。设置了早期教育发展概论、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4门基础课程,小计16学分;设置了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与教育、0-3岁婴幼儿语言发展与教育、0-3岁婴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0-3岁婴幼儿社会发展与教育、0-3岁婴幼儿艺术启蒙与教育、0-3岁婴幼儿游戏设计与指导、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与指导、0-3岁婴幼儿营养与膳食管理、感统统合训练指导、蒙台梭利教学法等12门专业核心课程,小计24学分,设置了音乐基础与婴幼儿歌曲弹唱、舞蹈基础与婴幼儿舞蹈创编、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美术基础与婴幼儿应用美术等工作岗位技能课程,小计18学分,共计58学分。
(2)专业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旨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发展需要,专业选修课要求学生在第三学期到第五学期期间修满18学分。
(3)综合实践课程
本专业采用分散与集中、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形式,灵活设置实践性教学。综合实践课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紧密联系早教机构工作实际,突出应用性,满足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学习需求。综合实践课程分为专业实践课和综合素质实践课两大类,其中专业实践课包括认识见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综合素质实践课包括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如图1所示。
学期 |
时间 |
主要任务 |
第二学期 |
2周 |
熟知婴幼儿保育工作规范。 |
第三学期 |
2周 |
熟知婴幼儿在心理、动作方面的发展。 |
第四学期 |
2周 |
熟知婴幼儿在社会性、认知、语言等方面的发展。 |
图1: 早期教育专业综合实践课程
(二)课程描述
1.公共基础课程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目标: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和成就。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投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教学要求:使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及其对当代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规律,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目标:正确认识时代新人的历史责任,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掌握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精神。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主要内容: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人生的青春之问;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教学要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行为修养和法治素养,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3)形势与政策
课程目标:了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及当前国际形势,正确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高学生认知时事、认同政策、认清趋势的能力。珍惜和维护国家稳定的大局,坚定四个自信。
主要内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外政。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认清当前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国际关系以及国内外热点事件,阐明我国政府的基本原则、基本立场与应对政策。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力求达到知识传递与思想深化的双重效果。
(4)体育
课程目标:了解一定的体育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至少熟练掌握二项体育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提高终身体育锻炼能力和从事小学体育活动组织能力。
主要内容: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健美操、体育舞蹈、武术、定向运动等项目教学。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增进健康的方法和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掌握队列队形指挥的基本知识和小学体育游戏的组织与方法,使学生初步熟悉小学体育活动的组织方法。
(5)信息技术
课程目标:了解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及其发展趋势;掌握常用的工具软件和信息化办公技术;能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树立正确技术观。
主要内容:文档处理、电子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制作、信息检索、新一代信息技术概述、信息素养与社会责任。
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形成健康的信息行为;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实际操作能力,能熟练使用各种软件工具、信息系统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展示交流,为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与专业能力融合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6)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目标: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熟悉常见心理问题及其预防等心理学基础知识,优化心理品质,塑造健康人格、提升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时期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
主要内容:心理健康基础理论;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规律;大学生心理发展常见问题及调适策略。
教学要求:运用案例分析法、讲授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展开学习,为将来成为一名身心健康的职业教育工作者或小学教师奠定基础。
(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程目标: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重要精神,掌握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技能,增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主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重要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解读和教学方法。
教学要求: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使学生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重要精神,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的渗透。
(8)大学语文
课程目标:了解文学鉴赏的基本原理,掌握阅读、分析和鉴赏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能够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自动自觉应用到社会实践中,作出切合职业语境需要的表达,具有爱国情感与高尚的道德情操。
主要内容:语文素养和能力;语言表达与训练;
教学要求: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基础能力和为学生从事早期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9)大学英语
课程目标:掌握必要的英语知识和语言技能,有效完成日常生活和职场情境中的沟通任务;感受多元文化,通过文化比较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增强文化自信,具备国际视野。
主要内容:本课程内容为职场通用英语,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由主题类别、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职业英语技能和语言学习策略六要素组成。
教学要求:帮助学生借助多种资源掌握词汇、语法知识。通过语篇分析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通过创设交际环境和职场情境提升学生的语用意识。注重语言技能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10)幼儿教师道德与法律素养
课程目标:了解新时代师德师风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正确认识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法律制度;掌握有关国家政策;学会用法律思维思考教育问题,成为一名师德素质好、法律素质高的合格教师。
主要内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行为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教育法律法规。
教学要求:深入贯彻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的通知精神,提高学生对师德修养重要性的认识,从而自觉进行师德修养,将师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教育法律法规,明确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培养依法执教的早期教育工作者。
(11)教师语言
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掌握多种形式的语言表达技巧,为从事早期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要内容:普通话口语基础,朗读、朗诵、演讲、讲故事与解说等多种形式的语言表达。
教学要求:在一定理论讲解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多实践,结合学生的问题多加指导,培养学生口语水平达到早期教教师基本任职要求。
(12)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掌握军事基础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
主要内容:军事理论课包含中国国防、国家安全、军事思想、现代战争、信息化装备五大主要内容。军事技能训练包含共同条令教育与训练、射击与战术训练、防卫技能与战时防护训练、战备基础与应用训练四大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军事课纳入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列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实行学分制管理,课程考核成绩记入学籍档案。
(13)劳动教育
课程目标:通过劳动教育,学生能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和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公共服务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教育,积累职业劳动经验;组织课外实践劳动教育活动,提升学生劳动创造能力。
教学要求:根据劳动教育目标,设定具体评价标准,关注学生在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实际表现,开展过程性评价;根据用人单位反馈、社会实践表现评价等他人评价为辅,以学生的物化成果为参考,对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进行总结性评价。
(14)就业(创业)指导
课程目标:通过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使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激发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熟悉相关就业(创业)政策,树立适应社会需求的就业观,使学生在心理上做好走向社会的准备,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主要内容:职业发展规划教育、就业(创业)教育。
教学要求:从学生需求出发,结合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目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学生态度、观念的转变和技能的获得,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2.专业课程
(1)早期教育概论
课程目标:理解早期教育发展理论,掌握早期教育的要素、课程及活动,具有初步的运用早期教育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养成用发展、辩证的眼观看待问题的思维及品质。
主要内容:第一模块为早期教育理论,重点分析早期教育的价值、中西早期教育思想理论发展及其应用;第二模块为早期教育要素,从婴幼儿、家庭、教师、早期教育教师、早期教育环境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三模块早期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第四模块为早期教育活动中的环境创设和玩具投放;第五模块为向家长的亲职教育;第六模块为早期教育发展的保障,主要分为早期教育政策、早期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价等方面。
教学要求:
全面早期教育发展理论及其应用模式,熟知早期教育要素及其内容,掌握早期教育课程及活动,具备初步的应用能力,为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指导工作奠定基础。
(2)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
课程目标:掌握婴幼儿心理发展相关知识及规律;具有运用学到的婴幼儿发展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婴幼儿早期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能力;形成科学的儿童观。
主要内容:第一模块论述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理论基础;第二模块论述婴幼儿心理过程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并介绍一些促进婴幼儿心理发展的方法;第三模块重点阐述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特点,并介绍促进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策略及方法。
教学要求:
全面掌握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规律及趋势,掌握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知识,熟悉各年龄阶段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掌握促进婴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策略和方法,能够对婴幼儿的心理发展进行科学的评价,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切实作到理解、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
(3)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
课程目标:全面了解婴幼儿保育的理论及婴幼儿生理发展特点,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婴幼儿的养护与教育要点,具备初步的操作能力,树立科学的儿童观与养护照料理念。
主要内容:第一模块理论部分,主要阐述婴幼儿保育相关理论及婴幼儿生理发展特点,第二模块为0-6个月婴儿养护与教育(分为喂养、生活照料、疾病护理、家居安全及教育活动个五个项目活动);第三模块为7-12个月婴儿养护与教育(分为喂养、生活照料、疾病护理、家居安全及教育活动个五个项目活动);第四模块为1-2岁幼儿养护与教育(分为喂养、生活照料、疾病护理、家居安全及教育活动个五个项目活动);第五个模块为2-3岁幼儿养护与教育(分为喂养、生活照料、疾病护理、家居安全及教育活动个五个项目活动)。
教学要求:理解婴幼儿保育的理论及婴幼儿生理发展特点,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婴幼儿的养护与教育要点,具备初步的婴幼儿保育与照护能力,适应工作的基本需求。
(4)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与教育
课程目标:掌握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以及婴幼儿动作发展教育活动的设计,具备促进婴幼儿动作发展的技能及指导家长开展家庭婴幼儿动作发展教育的能力;
主要内容:第一模块论述婴幼儿动作发展的理论基础,重点阐述婴幼动作发展的影响因素及规律;第二模为婴幼儿动作发展的活动设计,重点介绍精细动作与粗大动作发展的活动设计;第三模块主要阐述婴幼儿动作障碍与动作发展评估。
教学要求:
理解婴幼儿动作发展的基本理论、0-3岁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影响因素,掌握婴幼儿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指导和训练方法,能够对婴幼儿动作发育迟缓和障碍进行诊断和干预,并对婴幼儿动作发展进行科学的评价。
(5)0-3岁婴幼儿语言发展与教育
课程目标:把握0-3岁婴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掌握0-3岁婴幼儿语言教育的方法;具备设计0-3岁婴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能力;能正确认识和分析各种语言教育现象和问题。
主要内容:第一模块论述婴幼儿语言发展的理论基础,重点阐述婴幼语言发展的影响因素及规律,婴幼儿语言活动设计的理念、目标、内容及评价等;第二模为婴幼儿语言发展的活动设计,重点婴幼儿谈话活动、听说游戏活动、讲述活动、早期阅读活动等语言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教学要求:理解婴幼儿语言发展的基本理论、0-3岁婴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和影响因素,掌握婴幼儿语言活动的目标、内容及评价方法,能够设计组织婴幼儿语言活动;能够指导家长组织开展婴幼儿语言发展的教育活动。
(6)0-3岁婴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
课程目标:知道影响婴幼儿认知发展的因素;熟悉婴儿视觉、听觉、数与量认知活动的主要内容;具有婴幼儿视觉、听觉、数与量认知、数理逻辑能力指导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能够深刻理解认知指导教育活动在早教工作中的重要价值;愿意、乐意为早教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主要内容:第一模块论述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理论基础,重点阐述婴幼语言发展的影响因素及规律,婴幼儿认知活动设计的理念、目标、内容及评价等;第二模为婴幼儿认知发展的活动设计,重点阐述婴幼儿视觉活动、听觉活动、数与量认知、数理逻辑等认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教学要求:理解婴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0-3岁婴幼儿认知发展的规律和影响因素,掌握婴幼儿认知活动的目标、内容及评价方法,能够设计、组织婴幼儿认知教育活动;能够指导家长组织开展婴幼儿认知发展的教育活动。
(7)0-3岁婴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课程目标:掌握婴幼儿社会性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以及教育活动的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婴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具备指导与设计婴幼儿社会性教育活动能力;具备指导家长开展家庭婴幼儿社会性教育的能力;能够深刻理解婴幼儿社会指导教育活动在早教工作中的重要价值;
主要内容:第一模块论述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理论基础,重点阐述婴幼社会性发展发展的影响因素及规律,婴幼儿社会活动设计的理念、目标、内容及评价等;第二模为婴幼儿社会发展的活动设计,重点阐述婴幼儿自我认识、情绪发展、交往行为、自控行为、亲社会行为、适应性行为等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教学要求:理解婴幼儿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0-3岁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规律和影响因素,掌握婴幼儿社会活动的目标、内容及评价方法,具备设计、组织婴幼儿社会性教育活动及指导家长组织开展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教育活动。
(8)0-3岁婴幼儿艺术启蒙与教育
课程目标:掌握指导婴幼儿音乐感知的方法;掌握婴幼儿美术启蒙教育的概述、功能、原则;掌握指导婴幼儿美术感知的方法;具备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与美术感知能力,具备指导婴幼儿音乐感知与美术感知的能力及指导家长开展婴幼儿艺术启蒙与教育的能力;
主要内容:第一模块论述婴幼儿艺术启蒙的相关理论基础,重点阐述婴幼音乐启蒙和美术启蒙的理论知识,设计婴幼儿音乐与美术启蒙的理念、目标、内容及评价等;第二模为婴幼儿音乐启蒙的活动设计,重点阐述婴幼儿婴幼音乐节奏、音乐力度、音乐速度等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第二模为婴幼儿美术启蒙的活动设计,重点阐述婴幼儿色彩的感知、涂鸦、手工活动的教育活动设计。
教学要求:
理解婴幼儿音乐启蒙发展的基本理论、婴幼儿美术启蒙发展的基本理论;0-3岁婴幼儿音乐启蒙活动的设计与指导;0-3岁婴幼美术启蒙活动的设计与指导;能够指导家长开展0-3岁婴幼儿艺术启蒙教育活动。
(9)0-3岁婴幼儿营养与膳食管理
课程目标:掌握婴幼儿营养需要、合理膳食、婴幼儿常见营养性疾病及其防治的基本知识;掌握食品选择、母乳喂养、人工喂养的技能;掌握断母乳的技巧和方法,具备辅食制作技能,具备婴幼儿食谱设计能力,具备婴幼儿体格发育测量的能力,学会家庭膳食管理的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婴幼儿营养与喂养过程中常见问题;形成良好的健康观念。
主要内容:第一模块论述婴幼儿营养与膳食管理的理论基础,重点阐述婴幼婴幼的营养需要及食物选择;第二模块论述婴幼儿膳食的制作,重点阐述婴幼膳食制作的技能;第三模为婴幼儿婴幼与膳食管理的常见问题,主要有婴幼儿常见营养性疾病及营养的常见误区;
教学要求:理解婴幼儿膳食制作与管理的基本理论;掌握0-3岁婴幼儿婴幼需要、合理膳食、婴幼儿常见营养性疾病及其防治的基本知识;掌握断母乳的技巧和方法,具备辅食制作技能,具备婴幼儿食谱设计能力;具备指导家长开展婴幼儿膳食制作与管理的能力。
(10)0-3岁婴幼儿游戏设计与指导
课程目标:了解婴幼游戏基本理论,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婴幼儿游戏发展水平及组织指导婴幼儿游戏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设计与组织各类型婴幼儿游戏活动,并创设积极的游戏环境;树立正确的游戏观。
主要内容:第一模块论述婴幼儿游戏理论基础,重点阐述婴幼游戏的内涵、价值及环境创设的基本理论知识;第二模为婴幼心理发展的实践部分,重点介绍各类婴幼儿游戏的组织与指导,主要介绍婴幼儿感觉游戏、操作游戏、音乐游戏、亲子游戏、运动游戏的设计组织与实施。
教学要求:
全面掌握婴幼儿游戏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婴幼儿游戏环境的创设,掌握各游戏类型的设计、组织与指导,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切实做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组织早期教育机构活动。
(11)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与指导
课程目标:掌握婴幼儿家庭教育特点、目的、任务、内容及策略,熟知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与策;具备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方法;具备与婴幼儿家长有效交流沟通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家庭教养态度,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
主要内容:第一模块论述婴幼儿家庭教育理论基础,重点为家庭教育指导的目标与任务、原则与方法;第二模块论述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与策略,主要按照月龄特点对家庭教育内容及家庭教育指导策略的梳理;第三模为家园、社区共育工作,主要论述家园、社区共育的意义、实践模式、任务与内容、方法与途径。
教学要求:理解婴幼儿家庭教育的基本理论;掌握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与策略基本知识;掌握家园、社区共育工作的实践模式、任务与内容、方法与途径;具备与家长有效沟通与交流的技能与技巧。
(12)感觉统合训练指导
课程目标:掌握感统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设计、组织与实施感统训练活动的能力;初步掌握特殊儿童感统训练的知识与技能,具有良好的教育观。
课程内容:第一模块主要为感觉统合概述,主要阐述感觉统合与注意力训练;第二模块为感统训练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第三模块为特殊儿童的感统训练。
教学要求:理解感统训练在婴幼儿发展中的价值,具有设计、组织与实施感统训练活动的能力;初步掌握特殊儿童感统训练的知识与技能,能够适应工作需求。
(13)蒙台梭利教学法
课程目标:掌握蒙台梭利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内涵及基本内容、实施的基本原则及方法,具有组织与实施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亲子教育等方面活动的能力,树立良好的儿童观与教师观。
课程内容:模块一为理论部分,主要阐述蒙台梭利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内涵及基本内容、实施的基本原则及方法等;模块二主要阐述蒙台梭利教学法在早期教育领域的应用。
教育要求:掌握蒙台梭利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内涵及基本内容、实施的基本原则及方法,具有组织与实施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亲子教育等方面活动的能力,具有初步的实践操作能力,能适应工作要求。
(14)0-3岁婴幼行为观察与指导
课程目标:了解婴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的相关理论,掌握婴幼儿行为观察与评估方法的基本内容,把握婴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的要求,树立婴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的正确观念。
主要内容:婴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的理论基础、婴幼观察与指导的基本方法、基于观察的婴幼儿行为分析与指导。
教学要求:掌握婴幼儿观察与指导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并能熟练应用婴幼幼儿观察与指导的方法,能够在游戏及日常生活中运用观察与指导方法科学分析幼儿的发展水平并提供其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切实做到科学、客观指导幼儿的发展。
(15)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
课程目标:理解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特殊教育的历史及发展趋势;掌握超常儿童、智力落后儿童、学习障碍儿童、情绪障碍儿童、多动症儿童、自闭症儿童、品行障碍儿童、成瘾儿童、受虐待儿童、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视觉障碍儿童和听觉障碍儿童等不同类别特殊儿童的发展特点与相应的预防矫治措施。
主要内容: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知识及评估方法;超出儿童的鉴别及适应性教育策略;智力落后儿童的特征、鉴别及适宜性教育策略;学习障碍儿童的特征、鉴别及适应性教育;情绪障碍儿童特征、鉴别及适应性教育;多动症儿童的特征、鉴别及适应性教育;儿童自闭症儿童的特征、鉴别及适应性教育、品行障碍儿童的特征、鉴别及适应性教育、成瘾儿童的特征、鉴别及适应性教育、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的特征、鉴别及适应性教育、视觉障碍儿童和听觉障碍儿童的特征、鉴别及适应性教育。
教学要求:了解特殊儿童教育的基础知识;掌握特殊儿童的评估方法,具有鉴别不同类别的特殊儿童并提供适应性教育的能力,能够切实在早期教育工作环境中做到及早鉴别特殊儿童并提供教育支持。
(16)早期教育环境创设
课程目标:理解早期教育环境创设的原则及相关理论,掌握早期教育机构语言智能区、空间智能区、音乐智能区等常见区域的环境创设,具有根据婴幼儿发展需求投放材料的能力,树立良好的教育观。
主要内容:早期教育环境创设的基本理论及原则、早期教育机构中常见区域环境的创设、早期教育机构材料的投放。
教学要求:掌握早期教育环境创设的相关理论,理解早期教育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能够对早期教育机构中常见的区域进行环境创设并进行玩教具材料的适宜投放,在将来工作中能够具有一定的环境创设和操作能力。
(17)0-3岁婴幼儿行为观察与评估
婴幼儿行为观察与评估方法的基本内容,把握婴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的要求,树立婴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的正确观念。
主要内容:婴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的理论基础、婴幼观察与指导的基本方法、婴幼儿行为分析与指导。
教学要求:掌握婴幼儿观察与指导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并能熟练应用婴幼幼儿观察与指导的方法,能够在游戏及日常生活中运用观察与指导方法科学分析幼儿的发展水平并提供其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切实做到科学、客观指导幼儿的发展。
(18)美术基础与婴幼儿应用美术
课程目标:掌握绘画、手工、玩具、环境创设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在艺术实践中,能够学会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进行最基础的场景绘画创作,环境布置,能够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一些简单的玩具,掌握泥塑、纸艺方面的制作方法;具有良好的艺术基础,为将来成为一名专业的托育教育工作者打下夯实的美术基础。
主要内容:简笔画概述、简笔画的造型技巧、简笔画儿歌故事创编、简笔画着色技法、简笔画的应用、纸工、泥工、废旧材料的利用、玩教具等。
教学要求:了解简笔画的特点,掌握简笔画的造型规律与造型技巧,学习运用简笔画创编原理为儿歌、故事配绘儿童画、连环画、装饰画,将简笔画熟练应用到幼儿园教学和环境创设中;了解手工制作的特点,理解手工制品的基本造型和制作原理,掌握平面手工和立体手工制作技巧,能够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玩教具等制作活动。
(19)舞蹈基础与婴幼儿舞蹈创编
课程目标: 了解舞蹈基础理论知识; 明确芭蕾、古典舞基本理论、基本动作要领,幼儿组合创编规律;明确少数民族与汉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要领及幼儿舞蹈动作派生方法、规律;理解儿童舞蹈创编的基本技法及一般规律;明确婴幼儿舞蹈的教学的方法。具备一定舞蹈弹跳力、控制力、舞台表现力;能够运用舞蹈术语讲解基本舞蹈动作;能够运用舞蹈动作表演幼儿舞蹈、派生舞蹈动作;具备创编婴幼儿舞蹈的能力,具有运用舞蹈对婴幼儿实施美育意识。
主要内容:芭蕾形体训练、古典舞身韵、民族民间舞组合、儿童舞蹈创编。
教学要求:掌握舞蹈审美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芭蕾舞、古典舞、民族民间、婴幼儿舞蹈常用基本动作要领;掌握婴幼儿舞蹈创编技法;能够表演芭蕾舞、古典舞、民族民间、婴幼儿舞蹈组合。
(20)音乐基础与婴幼儿歌曲弹唱
课程目标:理解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掌握钢琴演奏技能的要求,具有一定的音乐理解与表达能力及钢琴弹奏技巧技能和音乐审美意识。
主要内容:钢琴基础知识、钢琴基本弹奏方法、连音弹奏方法 、双音连奏、跳音弹奏练习、和弦弹奏、音阶与琶音的弹奏、装饰音与同音反复、练习曲及小型乐曲练习、不同风格的钢琴乐曲演奏、儿童歌曲钢琴伴奏基本知识、标题音乐和无标题音乐演奏、儿童歌曲钢琴伴奏基本技巧、大型乐曲演奏、儿童歌曲综合伴奏等
教学要求:掌握钢琴弹奏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乐感、自学能力、分析作品、处理作品的能力,具备从早期、托育教师所必需的弹奏技能和表现能力。
(21)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课程目标:了解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思想并理解其与婴幼儿音乐教育的关系,具备设计音乐游戏、肢体造型等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创编,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
课程内容:第一模块为理论基础,涵盖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概述及教育思想,奥尔夫音乐教育与婴幼儿音乐教育的关系;第二模块为实践模块,重点讲解音乐游戏、肢体造型、乐器演奏类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实践及组织和创编。
教学要求:了解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思想,理解奥尔夫音乐与婴幼儿教育的关系,能够组织与设计音乐游戏、肢体造型等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对婴幼儿奥尔夫音乐活动组织与创编。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全学程教学活动120周,课程教学76周,实践教学24周(含教育实践课程22周,毕业设计2周)劳动教育1周,军事训练2周,考试安排11周,机动6周。社会实践一般安排在假期进行,不占用正常教学活动时间。
按课程教学(含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及其课程实践)16学时1学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以周为单位安排,每周30学时1学分计,共计20周;毕业设计2周60学时计2学分。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等国家文件的指导要求,公共基础必修课共794课时,共43学分;专业必修课程共928课时,共58学分,公共选修课8学分,专业选修课12学分,综合实践课程22学分,毕业设计2学分,共计145学分。本专业学时/学分安排如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