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2年09月23日 18:23  点击:[]

 

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2级)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1、专业名称:音乐表演专业

2、专业代码:550201

二、入学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三年,弹性学制3—5年(含休学、留级、结业换发学历时间,但不包含服兵役时间)。

四、职业面向

通过对行业企业调研、毕业生跟踪调研和在校生学情调研,分析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确定本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如下:

1  职业面向表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所属专业

〔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

类别〔代码)

主要岗位群

或技术领域

职业资格证书或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55

文化艺术大类

550201

音乐表演

音乐表演

演员

公立或者私立的演艺集团

与文化演艺相关的资格证

企事业单位、基层文化服务部门

与文化演艺相关的资格证

音乐教师

从事民办教育机构教师

普通话二级甲等、小学音乐教师资格证或幼教资格证

其他

干事

馆员

文化艺术管理

普通话二级甲等

 

 

四、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首先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文化、教育等职业群,能够从事文化管理、音乐表演、音乐教学辅导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知识要求

1)掌握音乐学科的系统知识。

2)熟悉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掌握保护和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策略与方法。

3)掌握音乐文化艺术演绎、策划、管理的特点和规律。

掌握音乐艺术教学的认知规律和基本原理及方法。

5)掌握音乐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6)掌握音乐课程标准基本内容及相关学科、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通过学科间的渗透,获得广泛的艺术修养。

7)掌握先进的音乐文化活动设计的方法。

8)掌握先进的音乐文化现代化信息技术知识。

2.能力要求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具有音乐文化的鉴赏、学习、分析、表演等相关能力。

4)具有较强的音乐文化组织与实施能力,能够应用信息技术优化音乐文化服务社会的能力。

5)具有从事音乐文化领域的管理、研究、创作、评价、教学、反思、创新等能力。

6)具有良好的声乐、舞蹈、器乐(钢琴、中外乐器)等方面的单项表演能力。

7)具有较强的合唱表演、合唱指挥、合唱队组织与编排的能力。

8)具有较强的音乐艺术活动设计、策划、组织和创编等能力。

9)具有合理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合理设计班级和团队活动等能力。

10)具有能够针对音乐文化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改进和提升工作能力。

3.素质要求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怀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热爱文化、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事业心,工作细心、耐心,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3)具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心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4)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一定的科学精神。

5)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6)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

7)具有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意识。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

六、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需修满2626学时,共计140学分方可准予毕业。其中公共基础课程790学时,专业课程1136学时,实践课程772学时。必修课要求及格,选修课要求合格,实践环节要求合格,杜绝“清考”。在获得毕业证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考取专业等级证书、小学音乐教师资格证。在专业导师、职业导师指导下,按照学校办学要求、学生培养规格和职业要求,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或设计),检验和提高学生进行科研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较高素质的应用人才,完成毕业论文(或设计),达到完成学业的最低要求。

通过专科阶段的学习,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如下毕业要求:

(一)专业素养

1.道德规范

1.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1.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艰苦奋斗,师德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1.3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举止文明礼貌,性格开朗,处事主动,待人亲切。

2.专业规范

2.1热爱祖国,坚持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热爱表演事业。

2.2认同表演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扎根舞台、为表演奋斗终身的意识。

2.3爱岗敬业、乐观向上,具有过硬的表演功底,较好的舞台展现力。

2.4:具有较强的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和创新意识,具备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一定的公益精神。

学会教会

3.学科素养

3.1掌握必备的音乐教学知识、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3.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教学资源开发、课程整合能力和信息素养

3.3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

4.教学能力

4.1掌握音乐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过程与原则等学科教学知识。

4.2了解所教学科的小学生学习特点与认知规律;掌握所教学科知识体系、基本

思想与方法。了解小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掌握小学教育学和学科教学基本理论。

4.3 具备有效的学科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规划与设计、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方教学法与手段、教学评价等。树立现代教学观念,掌握与所教学科相适应的现代教育技术知识,具备一定的小学教学研究能力。

(三)活动组织

5.组织能力

5.1掌握各类文化艺术活动的组织原则,能组织策划简单的文化艺术活动

5.2具备良好的组织和沟通能力。

5.3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能够胜任节目的编排和辅导。

(四)学会发展

6.学会反思

6.1具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具有自我提升和专业发展意识。

6.2具有探究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在不断总结和反思中形成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教育反思与研究能力。

6.3处事主动,待人真诚,能较好控制情绪,正确面对现实问题与困难,能够承受和缓解基本压力。

7.沟通合作

7.1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重视合作与交流,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与人际沟通能力

7.2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在小组合作学习项目中积极参与,团结协作,较好地完成团体合作任务。

7.3具有一定的倾听、沟通技能;能基本沟通、协调人际关系,能够在工作中有效进行协作与研讨。

7.4具备较好的社会适应性,能够与学生、家长及社区等进行良好沟通,基本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对应矩阵表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目标4

道德规范

H

H

专业规范

H

M

学科素养

H

M

H

教学能力

M

M

M

H

组织能力

H

M

H

H

学会反思

M

L

L

M

沟通合作

L

H

 

 

七、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设置

本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三部分组成,共计XXXX门课,XXXX学时,XXX学分。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公共基础选修课程;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课程包括集中教育实习(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军事训练、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

3 岗位能力分析及支撑课程矩阵表

 

职业岗位

职业能力分析

主要支撑课程

素养

知识

能力

演员

1.专业主课

2.合唱与合奏

 

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能够胜任舞台表演

具备舞台表演等能力。

专业主课合唱与合奏形体、舞台综合实践

音乐教师

1.器乐

2.声乐

3.识谱

4. 合唱

具备牢固的音乐基础知识,能够上好小学音乐课。

具备一般小学音乐教师的弹唱能力。

钢琴、声乐、乐理、中西方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视唱练耳、和声学

社会音乐培训机构教师

1.专业主课

2.合唱与合奏

3.识谱

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能够胜任音乐基础社会培训、指导

具备专业知识及教学能力。

专业主课合唱与合奏、乐理、视唱练耳、合唱与指挥

企事业单位文艺宣传干事

1.器乐

2.声乐

3.舞蹈

4.合唱

具备歌唱、器乐、舞蹈表演,职工文艺活动组织

具备专业知识及组织能力

合唱与合奏、乐理、视唱练耳、形体、合唱与指挥

1.公共基础课程

1)公共基础必修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式与政策、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大学英语、体育、信息技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口才与礼仪、就业(创业)指导、劳动教育、军事理论,13门课程,共计39学分。

2)公共基础选修课程:政治类的,体育类的,信息类的,素质拓展模块及其他,要求至少选修 4分。

 

2. 专业课程

1)必修课程

学科专业必修课程:专业主修、乐理、视唱练耳、形体、和声学、中西方音乐史、音乐剧表演、歌曲弹唱、合唱指挥、舞台综合实践、协奏与合奏/重唱与合唱,共计11门课程,59个学分。

2)选修课程

学科专业选修课程:声乐(副项)/钢琴(副项)、歌剧表演(声乐方向)/钢琴即兴伴奏(钢琴方向)/器乐艺术指导(器乐方向),共计2门课程,12个学分。

 

3.实践课程

包括集中实习(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军事训练、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课程

本专业采用分散与集中、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形式,灵活设置实践性教学。综合实践课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突出应用性,满足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学习需求。综合实践课程分为专业实践课和综合素质实践课两大类,其中专业实践课包括认识见习、专业实习,综合素质实践课包括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

 

(二)课程描述(描述必修课程,见附录)


 

八、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全学程教学活动120周,课程教学80周,实践教学21周(含教育实践课程18周,毕业设计2周,劳动教育1周),军事训练2周,考试安排11周,机动6周。社会实践一般安排在假期进行,不占用正常教学活动时间。

按课程教学(含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及其课程实践)16学时1学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以周为单位安排,每周30学时1学分计,共计18周;毕业设计260学时计2学分。

(一)课程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类别与性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分配

考核安排(学期)

学年/学期

学分

备注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总学时

理论

实践

考试

考查

16)

16)

16)

四(16

12

0

公共基础课程

必修

课程

20200179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2

29

3

3

2

2

20200114

思想道德与法治

48

44

4

1-2

2

1

3

备注1

2020025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48

42

6

4

3

3

20200258

形势与政策

48

46

2

1-3

1

1

1

1

备注2

20200239

大学语文

64

44

20

1-2

2

2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2

26

6

3

2

2

20600076

大学英语

128

86

42

1-4

2

2

2

2

8

20700053

体育

112

12

100

1-4

2

2

2

1

3

备注3

20400117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64

20

44

1-2

2

2

4

0506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2

22

10

1

2

2

大学生口才与礼仪

32

12

20

2

2

2

11500004

就业(创业)指导(师范专业)

38

26

12

1.4.5

2

劳动教育

32

16

16

1-5

2

备注4

10800079

军事理论

36

36

0

1

2

备注5

小计

746

461

285

40

选修

课程

政治类的

32

32

3

2

2

体育类的

信息类的

专业素质拓展

32

32

4

2

2

小计

64

64

4

合计

810

525

285

43

学科专业课程

主修课程

声乐/钢琴/器乐

160

40

120

1-4

4

2

2

2

10

乐理

64

32

32

1-2

2

2

4

视唱练耳

96

36

60

1-3

2

4

6

形体

64

14

50

1-2

2

2

4

和声学

64

32

32

3-4

2

2

4

中西方音乐史

64

32

32

3-4

2

2

4

歌曲弹唱

64

32

32

3-4

2

2

4

音乐剧表演

64

32

32

3-4

2

2

4

合唱指挥

64

32

32

3-4

2

2

4

舞台综合实践

80

40

40

3-4

1

4

5

协奏与合奏

160

40

120

1-4

2

4

2

2

10

重唱与合唱

小计

944

362

582

59

专业选修课程

声乐(副项)

128

28

100

1-4

2

2

2

2

8

器乐(副项)

声乐表演

 

64

14

50

3-4

2

2

4

钢琴表演

 

器乐表演

 

小计

192

42

150

12

实践课程

教育实习(周)

540

18*3

54

4

14

18

毕业设计

60

2*30

60

2

2

军事训练(周)

112

2

2

社会实践、社团活动

60

60

小计

772

0

60

29

28

30

30

20

总计

2718

1641

1077

141

 

备注:

1.第二学期每周2学时,8周讲完;

2.形势与政策开设1-3学期,每周2学时,8周讲完,记1学分;

3.体育课程112课时,记3学分;

4.劳动教育按《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执行;

5.军事理论,记36学时,2学分;

(二)课程体系支撑毕业要求矩阵

4  课程支撑毕业要求矩阵一览表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课程名称

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度

1.师德规范

2.专业规范

3.学科素养

4.教学能力

5.组织能力

7.学会反思

8.沟通合作

公共基础课程

必修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体系

H

M

L

思想道德与法治

H

M

M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H

M

H

M

形势与政策

H

M

L

大学英语

M

L

体育

M

L

M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M

H

L

就业(创业)指导

M

M

M

M

劳动教育

L

M

军事理论

L

M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L

M

M

M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H

M

大学语文

L

M

大学生口才与礼仪

H

H

M

M

选修课程

政治类

M

M

体育类

L

M

信息类

M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课程名称

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度

1.德规范

2.专业规范

3.学科素养

4.教学能力

5.组织能力

6.学会反思

7.沟通合作

学科专业课程

必修课程

乐理

M

H

视唱练耳

M

H

M

形体

H

H

M

和声学

M

中西方音乐史

M

歌曲弹唱

H

H

L

音乐剧表演

M

M

L

合唱指挥

H

L

舞台综合实践

H

M

L

协奏与合奏

H

L

重唱与合唱

H

L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课程名称

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度

1.德规范

2.教育情怀

3.学科素养

4.教学能力

5.组织能力

7.学会反思

8.沟通合作

选修课程

声乐(副项)

H

M

M

M

器乐(副项)

H

M

M

M

声乐表演

M

H

H

L

M

钢琴表演

M

H

H

L

M

器乐表演

M

H

H

L

M

实践课程

教育实习(周)

H

H

M

H

H

H

H

毕业设计

M

H

H

军事训练(周)

M

M

社会实践、社团活动

L

M

M

M

M

M

H

支撑课程门数

高支撑

5

6

3

10

7

2

2

中支撑

2

6

15

5

3

9

14

低支撑

3

0

0

1

1

7

7

说明:1. 课程对各项毕业要求的支撑强度分别用“H(高)、M(中)、L(弱)”表示,可根据课程对相应毕业要求的支撑强度来定性判断,M表示支撑度中,L表示支撑度低。矩阵应覆盖所有必修环节,要体现课程体系对所有毕业要求的合理支撑。

 

 

(三)课程结构与学时(分)分布

 

5公共基础课程数据表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学分统计

学时统计

学分

占总学分比例(%)

理论学时

占总学时比例(%)

实践学时

占总学时比例(%)

公共基础课程

必修课程

40

29.1%

448

16.7%

282

10.6%

选修课程

4

2.9%

32

1.2%

0

0

合计

43

32%

608

17.9%

282

10.6%

课程名称及学分

必修课程

具体课程名称及学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学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形式与政策(1学分)、大学英语(8学分)、大学语文(4学分)、中国传统文化(2学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学分)、体育(3学分)、信息技术教育应用(4学分)、大学生口才与礼仪(2学分)、就业(创业)指导(2学分)、劳动教育(2学分)、军事理论(2学分)

选修课程

具体课程名称及学分政治类的、体育类的、信息类的、素质拓展模块及其他

 

说明:《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公共基础课程学时应当不少于总学时的1/4。

6  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数据表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学分统计

学时统计

学分

占总学分比例(%)

理论学时

占总学分比例(%)

实践学时

占总学分比例(%)

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

必修课程

4

2.9%

70

2.4%

26

0.9%

选修课程

4

2.9%

64

2.3%

0

0%

合计

8

5.8%

134

4.7%

26

0.9%

课程名称及学分

必修课程

大学语文(2学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学分)

选修课程

艺术素养模块(2学分)

 

7 学科专业课程数据表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学分统计

学时统计

学分

占总学分比例(%)

理论学时

占总学时比例(%)

实践学时

占总学时比例(%)

学科专业课程

必修课程

59

44%

362

13.5%

582

21.7%

选修课程

12

8.9%

42

1.5%

150

5.6%

合计

71

52.9%

404

15%

732

27.3%

课程名称及学分

必修课程

主修课程声乐/钢琴/10学分;乐理4学分视唱6学分练耳4学分;形体4学分和声学4学分中西方音乐史4学分歌曲弹唱4学分;音乐剧表演4学分;合唱指挥4学分;舞台综合实践5学分协奏与合奏、重唱与合唱10学分。

 

8选修课程数据表

课程性质

课程类别

学分统计

学时统计

学分

占总学分比例(%)

理论学时

占总学时比例(%)

实践学时

占总学时比例(%)

选修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

10

7.1%

160

6%

0

0

学科专业课程

12

8.5%

56

2.1%

136

5.1%

合计

22

15.6%

216

8.1%

136

5.1%

课程名称及学分

公共基础选修课程

政治类的体育类的信息类的、素质拓展模及其他

学科专业选修课程

声乐(副项)/钢琴(副项)(8学分)、声乐表演/钢琴表演/器乐表演(4学分)

 

说明:《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高职选修课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当不少于10%。

9实践课程学时统计数据表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学时合计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公共基础课程

必修课程

730

448

282

选修课程

32

32

0

学科专业课程

必修课程

944

362

582

选修课程

192

42

150

集中实践课程

540

0

540

毕业设计

60

0

60

总学时

2670

1596

1074

占总学时比例(%)

100%

59%

41%

 

说明:《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加强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数50%以上


九、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四有”好教师的标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不断强化以德育人、以德治教的观念,主动融入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突出小学教育专业特色优势,通过开展“青蓝结对”“岗位置换”“脱产送培”等活动,建立“引”、“培”、“聘”并举的工作机制,借助教师技能竞赛、课程团队建设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不断优化教师职业能力结构,持续提升教师研究社会、研究行业、研究学生、研究课程的综合素养,提升教师模块化与项目式教学的设计实施能力、课标开发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增强教师技术创新服务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实践型、创新性”的专业教师队伍,为实现专业办学目标与学院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1. 数量结构

音乐表演专业将逐步建立一支职称结构、学历学位结构、年龄结构等都较为合理,专业基础扎实、创新精神强、热爱音乐表演事业的专任教师队伍。专任教师数量结构能够适应本专业教学和发展的需要,生师比不高于18:1。

音乐表演专业师资队伍共有专职教师19人,拥有副教授 3人,高级职称比例占15 %,硕士 14人,硕士比例占74%,专业背景涉及音乐学、音乐教育、音乐表演、舞蹈教育等;双师比例占42%。兼职教师2名。音乐教育专业教师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追求精湛的教学,关心每一个学生成长,不断提高全方位育人的综合素养。

2.素质能力

1)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数量结构要适应本专业教学和发展需求,必须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严格遵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遵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具有较强的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和学习指导等教育教学能力;勤于思考,严谨治学,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具有职前养成和职后发展一体化指导能力,能够有效指导师范生发展与职业规划。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先进的教学方法,从严执教,教学能力强,师范生对本专业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师德和教学具有较高的满意度。

2)专业带头人

本专业带头人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音乐表演专业前沿发展理论;能广泛联系地区文化团体,了解文化院团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专业教学水平高,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和组织开展音乐表演专业教科研的能力强。

3)兼职教师

主要从相关行业企业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备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能承担音乐表演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3.持续发展

制定并实施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建立教师培训和实践研修制度,建立专业教研组织,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建立教师分类评价制度,评价结果与绩效分配、职称评聘挂钩,探索高校和院团“协同教研”“双向互聘”“岗位互换”等共同发展机制。

 

(二)教学设施

教育教学设施满足师范生培养要求。建有小学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实训平台,满足“三字一话”、微格教学、实验教学、艺术教育等实践教学需要。信息化教育设施能够适应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要求。建有教育教学设施管理、维护、更新和共享机制,方便师范生使用。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配备了很多音乐教育专业教学设施、设备,200m2 以上的高标准的舞蹈教室9个,并为其中6个配备了实时录播系统,还配备了专业的音响、灯光系统;2000m2的多功能学术报告厅1个,300m2的演播厅1个,可以容纳3000余人的大学生活动中心大型演出场地1个,均都配备了专业的音响、灯光、舞台和实时录播系统;数码钢琴集训教室5个;电脑音乐制作教室1个;学生练习用立式机械钢琴450余台;以上所有的教学硬件可以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实训和各类舞蹈相关的社团活动提供可靠的保障。

2.校内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学校建设了内实践教学教室,不断完善更新硬件设施,满足音乐教育专业各学科实践教学任务。教室内有基本的教学仪器设备,同时有远程教学实训室、语音室、微格教室、计算机机房、录播教室,还建有数字校园平台等

3.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我校在全省范围内建设了企事业相关音乐表演专业教育实训基地20余处,我校还与淄博市音乐家协会、淄博市文化馆、淄博市歌剧舞剧院、淄博市五音戏剧院、淄博市京剧院和各区县文化馆、老年大学、文化社区和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在校内组织了各类繁多的音乐演出活动、歌唱比赛等,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课堂之外的多种学习渠道,帮助学生们有益、建构更加完备的知识,培养过硬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4.支持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基本要求

1)本专业教学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全面实现信息化,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和资源库。

2)学校应与相关技术支持单位、企业签订信息技术合作协议,开通学习通等网络教学平台,建立完善教学运行信息支撑系统。

3)学院应重视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利用,积累有关课堂教学、实习实训、学生活动等方面的视频资料,利用数字化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4)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信息化教学意识和态度,不断提高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学院每年应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外出参加信息化教学培调。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1)选用教材严格执行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教材编写、出版、选用、认定的有关文件规定,遵循关于《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 等文件精神。

2)学校应制定《教材征订管理办法》《教材适应性评价管理办法》等指导性文件,每3年修订1次教材。

3)鼓励优先选用国家级规划教材,并要求其教材内容、编排等具有较强的思想性、科学性、适用性和实时性,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使用情况应达到70%。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1)图书文献配备应能满足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学科研等工作需要,专业图书资料不少于1000册。

2)音乐表演专业教学以素质为中心,以能力为基础,图书馆在采集文献资料时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重点采集具有实用性、普遍性,有助于提高音乐表演教学、 学生实际操作技能,有助于强化学生道德的文献和图书。

3)专业类图书文献包括优秀传统文化、信息技术、音乐专业技能与理论、文学艺术等期刊杂志。

 

图书馆图书资料统计

类名

类号

总价

种数比例

马列类

A

212

464

30367.60

0.26%

哲学类

B

5554

11727

515285.59

6.68%

社科总论

C

1430

4330

165319.05

1.72%

政治法律

D

2036

5700

229303.30

2.45%

军事类

E

646

1387

64320.36

0.78%

经济

F

2193

4501

238478.48

2.64%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G

13307

34873

1300228.13

16.01%

语言、文字

H

5510

13671

488397.24

6.63%

文学

I

28787

69209

2565328.59

34.63%

艺术

J

5728

13518

640358.30

6.89%

历史、地理

K

8552

19277

912885.96

10.29%

自然科学总论

N

303

1120

41544.75

0.36%

数理科学和化学

O

1325

2928

118018.98

1.59%

天文学、地球科学

P

435

1138

50545.90

0.52%

生物科学

Q

1315

2657

161576.15

1.58%

医药、卫生

R

941

2216

81769.20

1.13%

农业科学

S

163

366

16969.10

0.20%

工业技术

T

3255

7001

393919.18

3.92%

交通运输

U

93

286

9856.00

0.11%

航空、航天

V

78

179

7448.40

0.09%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X

131

305

13846.55

0.16%

综合性图书

Z

1125

2219

157006.80

1.35%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

1)专业教学资源满足师范生培养需要,数字化教学资源较为丰富,使用率较高。建设、配备与音乐表演教育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逐步建设一批与音乐表演专业相关的精品在线课程。

2)建设、配备音乐表演教材资源库、音乐表演教育教学优秀案例库。保证现行音乐表演课程标准和教材每2名生不少于1套。

3)建立虚拟的教育环境,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信息进行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化的职业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开发。

4)订购中国知网和超星数据库等,方便学生查阅文献资料。

5)图书馆生均教育类纸质图书不少于30册。配置一定数量的电子图书,建立专门的电子阅览室并与相关企业单位签订协议共享数字教学资源。数字教学资源库应不断扩充和完善。

(四)教学方法

1)重视课堂教学在培养过程中的基础作用。

2)依据毕业要求制定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内容与方式应支持课程目标的实现。

3能够依据音乐表演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基础、教学资源等,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达成预期教学目标。

4)能够恰当运用案例教学、探究教学、现场教学等方式,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提高生学习效果。

5)课堂教学、课外指导和课外学习的时间分配合理,技能训练课程实行小班教学。

6)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关注学生的意见反馈,做到持续改进。

(五)学习评价

1)本专业要严格落实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加大过程考核、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

2)严格考试纪律,健全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价与反馈机制,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3)强化教育实习、见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全过程管理与考核评价。

4)对学生的学业考核评价内容兼顾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可采用现场考核、笔试、顶岗考核、职业技能比赛、技能抽查、职业资格等级证书鉴定等多元化评价方式。

5)专业课程一般采用考查和考试的方式,加强过程性评价,要结合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平时作业、社会实践、竞赛活动等对学生进行评价,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

(六)质量管理

对教学管理体制进行优化,教学管理主要通过以下形式进行:建立教学管理组织协调机构,成立督学小组,建立学生信息员制度,建立教师评价系统,建立“教师—学生”双向课堂教学效果反馈系统。具体措施如下:

1.保障体系

1)建立教学管理组织协调机构和教师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各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

①建立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机制。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体验和学习成效,以同类院校的特色专业和课程为标杆,开展对标研究,服务学生发展增值,加强专业的顶层设计,强化质量要求。制订好科学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指导方案等教学文件,做到目标清晰,任务明确,机构健全,责任到人,并在学校网站公示,供学生和社会查询。人才培养方案一经公示,必须严格执行,特殊情况需要调整的,应按学校规定程序严格审批,确保毕业要求有效达成。

②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以实践为导向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教师在教学中,课程体系要结构合理,体现专业水平与要求,要把“思政”融入到课程教学之中。定期评价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和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并能够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应有利益相关方参与。

③建立统一教学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把控教学各个环节,通过督评评教、同行评教、学生评教等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考察,确保教学质量提升。

2)强化学生学习质量管理,质量保障目标清晰,任务明确,机构健全,责任到人,能够有效支持毕业要求达成。

①建立有效的制度措施,能够吸引志愿从教、素质良好的生源。建立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机制,监测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加强课程学习的管理与考核,提高毕业生的培养质量,保证师范生在毕业时达到毕业要求。

②建立学生指导与服务体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适时为学生提供生活指导、学习指导、职业生涯指导、就业创业指导、心理健康指导等,满足生成长需求。

③强化实践教学,尝试“知行合一”、“理论实践结合”“教赛融通” 等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教学技能。

④与地方专业艺术院团建立权责明晰、稳定协调、合作共赢的“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基本形成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的合作共同体。建立我院教师与优秀行业专家共同指导实践的“双导师”制度,制定学生实践导师的遴选、培训、评价和支持奖励制度与措施,以保障的“双导师”充足数量且相对稳定,做到责权明确。与市区专业艺术团体开展实践教学环节的督导,促进“双导师”的有效履职。    ⑤加强校园社团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为今后工作、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2.内部监控

1)建立教学过程质量常态化监控机制。

2)定期对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实施监控与评价。完善常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常规教学的规范与指导。定期开展巡课、听课、评学、评教等活动,严明教学纪律,保障课堂教学质量;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促进专任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定期督查学生教学基本功技能训练情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定期开展音乐表演专业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诊断,强化教学督导与管理功能,保障毕业要求达成。    3)成立音乐表演专业指导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每年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建立音乐表演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改进机制。健全音乐表演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各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通过教学实施、常态化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有效达成人才培养目标。    4)对音乐表演专业的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等进行分析,做好人培方案的适时调整,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动态提升。了解学生发展诉求,加强学情分析,设计兼顾共性要求与个性需求的培养方案与教学管理制度,为学生发展提供空间。

5)严格落实,保障毕业要求达成。

3.外部评价

1)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专业院团、培训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建立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社会评价机制。定期邀请市区专业团队,对音乐表演的课程体系合理性和课程目标达成度以及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同时了解表演专业岗位需求,并及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修订。各教研室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引导专业教师有效改进课堂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对培养目标的达成度进行定期评价。定期开展毕业生调查,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反馈,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职后表现等进行了解和分析,评价本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的达成度和人才培养质量。走访实训实习基地,定期召开座谈会,对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

3)毕业生社会声誉较好,用人单位评价较高。

4.持续改进

1)定期对校内外的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2)有效使用分析结果,推动师范生培养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

十、附录

一般包括教学进程安排表、变更审

附件1

音乐表演专业课程描述

(应准确描述各门课程的课程目标、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落实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目标: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和成就。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投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教学要求:使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及其对当代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规律,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课程目标: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透彻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坚持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系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正确认识和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成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小学、幼儿园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小学幼儿教师奠定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目标:正确认识时代新人的历史责任,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掌握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精神。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主要内容: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人生的青春之问;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教学要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行为修养和法治素养,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形势与政策

课程目标:了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及当前国际形势,正确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高学生认知时事、认同政策、认清趋势的能力。珍惜和维护国家稳定的大局,坚定四个自信。

主要内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外政。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认清当前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国际关系以及国内外热点事件,阐明我国政府的基本原则、基本立场与应对政策。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力求达到知识传递与思想深化的双重效果。

 

大学语文

课程目标:了解古今中外重要的的名家名作,掌握鉴赏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具有兼教小学语文的能力。

主要内容:语文素养和能力;语言表达与训练;小学语文教学能力。

教学要求: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基础能力和小学语文说课、讲课职业能力,为学生从事小学教学以及兼教小学语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程目标: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重要精神,掌握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技能,增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主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重要精神,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解读和教学方法。

教学要求: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使学生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重要精神,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的渗透,达到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任职标准。

 

大学英语

课程目标:掌握必要的英语知识和语言技能,有效完成日常生活和职场情境中的沟通任务;感受多元文化,通过文化比较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增强文化自信,具备国际视野。

主要内容:本课程内容为职场通用英语,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由主题类别、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职业英语技能和语言学习策略六要素组成。

教学要求:帮助学生借助多种资源掌握词汇、语法知识。通过语篇分析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通过创设交际环境和职场情境提升学生的语用意识。注重语言技能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体育

课程目标:了解一定的体育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至少熟练掌握二项体育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提高终身体育锻炼能力和从事小学体育活动组织能力。

主要内容: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健美操、体育舞蹈、武术、定向运动等项目教学。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增进健康的方法和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掌握队列队形指挥的基本知识和小学体育游戏的组织与方法,使学生初步熟悉小学体育活动的组织方法。

 

信息技术(非师类专业)

课程目标:了解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及其发展趋势;掌握常用的工具软件和信息化办公技术;能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树立正确技术观。

主要内容:文档处理、电子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制作、信息检索、新一代信息技术概述、信息素养与社会责任。

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形成健康的信息行为;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实际操作能力,能熟练使用各种软件工具、信息系统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展示交流,为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与专业能力融合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目标: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熟悉常见心理问题及其预 防等心理学基础知识,优化心理品质,塑造健康人格、提升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时期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

主要内容:心理健康基础理论;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规律;大学生心理发展常见问题及调适策略。

教学要求:运用案例分析法、讲授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展开学习,为将来成为一名身心健康的职业教育工作者或小学教师奠定基础。

大学生口才与礼仪

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掌握交际口才的相关技能和大学生基本的礼仪修养,为走向职业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要内容:普通话口语基础,交际口语,交际场合实用礼仪和求职面试礼仪。

教学要求:在普通话水平测试达标的基础上提升大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结合大学生礼仪修养存在的问题加以指导,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礼仪修养达到求职就业的要求。

 

就业(创业)指导

课程目标:通过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使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激发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熟悉相关就业(创业)政策,树立适应社会需求的就业观,使学生在心理上做好走向社会的准备,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主要内容:职业发展规划教育、就业(创业)教育。

教学要求:从学生需求出发,结合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目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学生态度、观念的转变和技能的获得,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劳动教育

课程目标通过劳动教育,学生能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和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公共服务意识树立正确劳动观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教育积累职业劳动经验组织课外实践劳动教育活动提升学生劳动创造能力

教学要求:根据劳动教育目标,设定具体评价标准,关注学生在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实际表现,开展过程性评价;根据用人单位反馈、社会实践表现评价等他人评价为辅,以学生的物化成果为参考,对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进行总结性评价。

 

军事理论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掌握军事基础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

主要内容:军事理论课包含中国国防、国家安全、军事思想、现代战争、信息化装备五大主要内容。军事技能训练包含共同条令教育与训练、射击与战术训练、防卫技能与战时防护训练、战备基础与应用训练四大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军事课纳入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列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实行学分制管理,课程考核成绩记入学籍档案。

 

专业(技能)课程

(应准确描述各门课程的课程目标、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增强可操作性。)

主修专业

1、声乐

课程目标:掌握声乐学科基础知识,熟悉声乐演唱和声乐教学的基本规律,掌握歌唱发声、中外声乐作品演唱和作品艺术处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本课程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歌唱发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歌唱的器官介绍,歌唱的气息训练,歌唱的发声训练,歌唱的共鸣训练,歌唱的咬字与吐字训练,歌曲的艺术处理和声乐艺术鉴赏等。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歌唱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声乐作品演唱,具备舞台表演和声乐教学的能力。

2、钢琴

课程目标:以各种不同节奏型、装饰音、弹奏方法为理论基础,熟练掌握各种技巧的理论,培养学生能正确、熟练的演奏各种不同风格的钢琴乐曲,尤其是常见的各种形式乐曲的弹奏,并且能分析乐曲的曲式,根据不同乐曲的弹奏达到能力的提升。

教学内容:本课程将理论知识、技能训练和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主要学习钢琴基本弹奏方法、学习各种不同类型的乐曲,并且能把技巧带入到钢琴乐曲的弹奏中。能掌握不同风格乐曲的弹奏方法,并且能分析各作曲家的作品特征。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钢琴基本的弹奏知识,掌握基本的弹奏技巧,形成一定的弹奏能力,并能够弹奏不同类型的乐曲。在掌握基本弹奏技巧的同时,能够胜任舞台表演及教学能力。

3、器乐

课程目标:以各种不同节奏型、演奏方法为理论基础,熟练掌握各种技巧的理论,能正确、熟练的演奏各种不同风格的乐曲,能够弹奏中型及以上的曲目。

教学内容:本课程将理论知识、技能训练和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主要学习乐器基本演奏方法、学习各种不同类型的乐曲,并且能把技巧带入到乐曲的演奏中。能掌握不同风格乐曲的演奏方法,并且能分析各作曲家的作品特征。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乐器的演奏知识,掌握基本的演奏技巧,形成一定的演奏能力,并能够演奏不同类型的乐曲。在掌握基本演奏技巧的同时,能够胜任舞台表演及教学能力。

 

乐理

课程目标: :熟练掌握音的基本知识,音程与和弦的知识,调式的基本内容;具备独立分析作品的能力。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由音的产生、音高、五线谱、节奏、节拍、音程、和弦和调式(西洋大小调式和民族调式)、转调、移调和常用的各种音乐记号等组成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各种基本音乐概念,熟练地掌握音程的构成、扩大、缩小、转位及识别的方法;常用的三和弦、七和弦的构成与识别方法以及在音乐实践中的应用;西洋大小调式及民族五声和七声调式的识别与应用,使学生在将来从事的音乐表演、教学工作中,在音乐基础理论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视唱练耳

课程目标:通过视唱练耳训练,提高节奏、音程、和弦、调式等方面的音乐感知力。

主要内容:视唱和练耳

教学要求:视唱:1.演唱三升三降以内的调式 2.看谱唱词。

练耳:1.基本音程和基本和弦听辨  2.大小调式及民族调式听辨 3.基本节拍节奏以及特殊节奏听辨。

 

形体

课程目标:掌握古典舞、芭蕾舞、民族民间舞的基本动作和动律。了解舞蹈的基础知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增强认同感。

主要内容:本课程将理论知识、技能训练和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主要学习舞蹈基本功训练、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古典芭蕾舞、少儿舞蹈的特点和动作,以及舞蹈欣赏的基本知识。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训练学生良好的形体,了解舞蹈的基本常识,掌握舞蹈常用动作以及基本组合,在掌握舞蹈基本技能的同时提高自身舞台形象,组织活动,教学的能力。

 

和声学

课程目标:掌握分析为单旋律配四部和声的方法,具备独立分析作品的能力加强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

教学内容:本课程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和声的基础知识、大小调和声、四声部写作、和声分析、和声键盘实践、三和弦的类别及构成、原位一、五级三和弦的连接、原位一、四级三和弦的连接、为旋律配和声、和弦的转换、属七和弦等。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使学生学好和声基本知识,能够让和声知识与技能更好地服务于其他音乐相关课程。

 

中西方音乐史

课程目标:熟悉中外音乐家的流派、作品、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熟知中外各时期音乐的发展概况;以史为线,以名作赏析为主体,通过“欣赏引导”、“信息点击”、“拓展与探索”三大板块,掌握音乐史理论知识,拓展学生音乐视野,提高作品审美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中国古代音乐史(远古、先秦、隋唐、宋元、明清)、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国当代音乐史;西方音乐史:古罗马古埃及、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浪漫、20世纪音乐史。

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中外音乐的发展及其各时期名作赏析。中国音乐部分为上古、中古、近古、近现代、以及中国当代音乐的发展与演变,乐律学的形成及其发展,赏析各时期著名音乐作品。西方音乐主要内容是欧洲音乐发展的脉络、各个时期的音乐风格、代表性音乐人物及代表作品,及其各个时期优秀的音乐作品的赏析。

 

音乐剧歌剧表演

课程目标:了解中外歌剧形成发展的基本过程,充分认识歌剧的艺术特性。对所演唱的歌剧片断进行全面地分析,了解作者生平及剧情产生的历史背景,掌握正确的演唱风格。

主要内容:作为音乐表演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主要内容是介绍音乐剧和歌剧的欣赏以及歌唱、相关音乐知识和表演知识以实践为主的专业课。课程分为上下两学期,以分剧组为单位欣赏和排演音乐剧、歌剧片段为教学方式。

教学要求: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对艺术美(音乐)的感知能力、鉴别能力、欣赏能力及创造和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崇高的审美理想、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能按照美的规律来美化自身和改造客观世界。

 

歌曲弹唱

课程目标:属于音乐系专业音乐课程教学中的核心内容。歌曲弹唱是音乐表演必备的专业素质之一,更是一名音乐表演者必备的重要技能。歌曲弹唱是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服务于音乐表演人才培养目。

主要内容:包括“歌曲演奏”、“歌曲演唱”两个子课程,学习弹奏和演唱知识。

教学要求:掌握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演奏的技术技巧、抬手呼吸的准确、乐曲的艺术表现等以这些内容为主的训练部分;积累大量的歌曲,并且掌握演唱歌曲的演唱技巧和独立演唱歌曲的能力。

 

合唱与指挥

课程目标:培养和训练学生能分别站在合唱队与合唱指挥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去关注和审视合唱与指挥艺术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在充分了解和熟练掌握合唱的各项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学生还应具备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与方法去解决各种合唱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的能力。

主要内容:学习合唱与指挥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

教学要求:提高演唱与指挥多声部歌曲及音乐作品的能力和鉴赏水平,达到能独立的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并设定演唱或指挥的基本原则,准确地完成中等或中等以上程度的合唱曲以及小型器乐曲的演唱排练与指挥工作。

 

舞台综合实践

课程目标: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表演概念,克服舞台表演心理障碍,提高表演水平。学生通过丰富的课堂实践表演,逐步提高表演心理素质,更好地把握作品内容和处理作品,缎练舞台实践能力。

主要内容:理论部分,实践部分

教学要求:舞台实践课是音乐表演的一门课程,因此在教学中应首先体现出实践课的特点,以现场示范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遵循从简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合理安排授课内容,使学习的内容与音乐舞台实践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交替进行,相互补充。

 

协奏与合奏

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分析能力,开阔思维、丰富想象,能从抽象的音乐中看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能通过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作曲家的创作心态。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乐器的性能,能够独立熟练演奏音阶、练习曲、大型协奏作品。

主要内容:器乐重奏或协奏作品。

教学要求: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掌握不同演奏技巧,熟练把握演奏风格,可以做到与其他乐器或乐队的很好配合。

 

重唱与合唱

课程目标在加强合唱呼吸训练的基础上,保持气息(深呼吸)与头声(高位置)的稳定,只有方法统一了,才能有整体音色的统一。熟悉合唱音响的本身规律,逐步达到合唱的均衡、谐和。可以较好的完成不同类型的的合唱作品。

主要内容:重唱与合唱方法及不同作品。

教学要求:本课程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因此,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在对作品内容的体验和感受的基础上大胆的表现


 

上一条: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下一条: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关闭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经济开发区唐骏欧铃路99号   电话:0533-3821050   邮编:255130 版权所有: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